字好书
送赵公远往建康

《送赵公远往建康》

时间: 2025-04-27 00:10:03

诗句

王孙朝谒去,功业叹流年。

强项今三已,栖迟未九迁。

笑谈曾击贼,谋略合临边。

秋雨长干路,归时且著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03

原文展示

送赵公远往建康
王孙朝谒去,功业叹流年。
强项今三已,栖迟未九迁。
笑谈曾击贼,谋略合临边。
秋雨长干路,归时且著鞭。

白话文翻译

王孙(高官子弟)朝见(拜访)去,感叹功业流逝的年华。
如今已是三十岁,仍在这里徘徊,未曾迁移到更高的职位。
还曾与人欢笑谈论曾经击退敌贼的事,谋略也与边疆相合。
秋雨绵绵,路途漫长,归来的时候请快点上马。

注释

  • 王孙:指高官子弟,带有贵族气息。
  • 朝谒:朝见、拜访,古代官员上朝时的礼节。
  • 流年:时光流逝,岁月无情。
  • 强项:指年纪大但未升迁的状态。
  • 栖迟:停留不前,没有进展。
  • 击贼:指曾经打败敌人,表现出勇敢和智慧。
  • 合临边:谋略与边疆的局势相结合。
  • 秋雨:象征天气的变化,也可能代表诗人内心的感受。

典故解析

“王孙朝谒去”中的“王孙”代表着高贵的地位与身份,诗中提到的“击贼”可看作是与边疆战争相关的历史事件,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反映时代的变迁及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公远前往建康的送别场合。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好友前程的祝福,同时也隐含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个人前途的忧虑。开头几句通过对“王孙”的描写,突出主人公的身份,并引出对其功业未成的感叹。接下来的几句提及往日的辉煌,既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渗透出一种怀旧情绪。最后两句“秋雨长干路,归时且著鞭”,则通过秋雨的意象,营造了离别时的沉重氛围,同时又以“且著鞭”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王孙朝谒去:王孙作为朝廷高官的代表,说明他即将前往新的地方。
    • 功业叹流年: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强项今三已:三十岁的年纪,暗示着未能实现的目标。
    • 栖迟未九迁:未能得到更高的任职,停滞不前。
    • 笑谈曾击贼:回忆往日的荣耀,展现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谋略合临边:指过往的智慧可与边疆局势结合,展现理想。
    • 秋雨长干路:秋雨的意象预示着离别的伤感和漫长的旅途。
    • 归时且著鞭:希望能快点回归,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作流逝的水,表现出无奈。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秋雨、归时,都是离别情感的象征。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人生功业未成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秋雨:象征着离别与愁绪,营造了诗的氛围。
  • 长干路:暗示旅行的漫长与不易,反映出人生旅途的艰辛。
  • :象征着行动与未来,寓意对人生的掌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王孙”指的是谁? A. 平民
    B. 高官子弟
    C. 农民

  2. “秋雨长干路”中的“长干路”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具体的道路
    B. 漫长的人生旅途
    C. 秋天的季节

  3.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怀旧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更为豪放,充满激情。
  • 《送赵公远往建康》:张元干的诗则更多体现了细腻的情感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查询

和御制降圣节内中道场睹瑞鹤神雀歌 和人春暮 和人春暮 和李逢同年水阁闲望 汉上偶书 海康西馆有怀 归州留别傅君 古别意 宫词 感兴寄莲岳一二诗禅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彼知己 凤引九雏 支字旁的字 舟中敌国 远程 碌碌无为 包含往的成语 包含弓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吃里扒外 吴梅 简序 页字旁的字 类同相召 长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四字头的字 呕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