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2:02
周紫芝的《浣溪沙》
欲醉江梅兴未休。
待篘春瓮洗春愁。
不成欢绪却成羞。
天意若教花似雪,
客情宁恨鬓如秋。
趁他何逊在扬州。
我想要在江边的梅花中陶醉,但兴致仍未减退。
盼望着春天的酒坛来消解心中的愁苦。
本想欢喜,却又感到羞涩。
如果上天真让花儿如雪般盛开,
那么我是否可以恨自己如秋天般苍老的鬓发?
趁着他何逊在扬州,我似乎可以放开一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景明,号青云,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灵动。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生活的繁华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常常被周围美景和人情所感动。
周紫芝的《浣溪沙》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全诗通过对江梅的赞美,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人生苦恼的思考。第一句“欲醉江梅兴未休”表现了诗人对江梅的沉醉之情,紧接着的“待篘春瓮洗春愁”则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希望借酒消愁。然而,诗人却在“欢绪却成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羞愧,似乎对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到困惑。
接下来,诗人借助“天意若教花似雪”来探讨命运的无常,花如雪般的美丽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忧伤。“客情宁恨鬓如秋”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的影响,岁月如秋,带走了青春的美好。最后一句“趁他何逊在扬州”,不仅指向了何逊的才华与美好生活,更是在暗示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愁”展开,展现了诗人在美丽与愁苦之间的挣扎,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篘春瓮”指的是什么?
“天意若教花似雪”中的“花”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紫芝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但周紫芝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期待,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