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八阵图说 其二

《观八阵图说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1:24:53

诗句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靺鞨说行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4:53

原文展示:

观八阵图说 其二 岳珂 〔宋代〕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靺鞨说行师。

白话文翻译:

天空被分为三百六十度,精巧的历法难以窥见其根本的奇妙。 万世的机密如同卧龙般被触发,六军的阵型如同漫游的鱼群。 常山的变化只是空谈其用途,斜谷的崎岖不遇时运。 积石和平沙之地人们不识,全都从靺鞨说起行军布阵。

注释:

  • 巧历:精巧的历法。
  • 机缄:机密,秘密。
  • 龙卧:比喻隐秘或深藏不露。
  • 偏伍:古代军队的一种阵型。
  • 鱼丽:形容阵型如鱼群游动。
  • 常山:地名,此处可能指常山阵法。
  • 斜谷:地名,指地形险峻。
  • 靺鞨:古代民族名,此处可能指其军事布阵。

诗词背景: 岳珂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军事和历史。这首诗通过对八阵图的观察,表达了对古代军事布阵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对古代兵法的研究和军事布阵的兴趣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空分度的描绘,引出对古代军事布阵的赞叹。诗中“万世机缄发龙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兵法的深奥和神秘。后文通过对常山、斜谷等地名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运不济的感慨。最后提到“积石平沙人不识”,强调了古代兵法的深奥和不为世人所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古代军事智慧的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天空分度的描绘,引出对古代军事布阵的赞叹。
  • “万世机缄发龙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兵法的深奥和神秘。
  • “常山变化徒言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运不济的感慨。
  • “积石平沙人不识”强调了古代兵法的深奥和不为世人所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世机缄发龙卧”中的“龙卧”比喻隐秘或深藏不露。
  • 拟人:如“六军偏伍漫鱼丽”中的“漫鱼丽”形容阵型如鱼群游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军事布阵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天分三百六十度:象征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 万世机缄发龙卧:象征古代兵法的深奥和神秘。
  • 常山变化:象征历史变迁和时运不济。
  • 积石平沙:象征古代兵法的深奥和不为世人所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世机缄发龙卧”一句中的“龙卧”比喻什么? A. 隐秘 B. 显露 C. 平静
  2. 诗中提到的“常山”和“斜谷”分别象征什么? A. 历史变迁和时运不济 B. 军事布阵和地形险峻 C. 古代兵法和神秘
  3. 诗中“积石平沙人不识”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古代兵法的深奥 B. 世人的无知 C. 历史的沧桑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八阵图》杜甫
  • 《兵车行》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八阵图》与岳珂的《观八阵图说 其二》都涉及对古代军事布阵的描绘,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兵法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客来从阳羡闻元绩离家已月余由昆山过临安 游灵岩诗 用汪彦章内翰诸公韵二首呈信字 用前韵别寄耿时举二首 用方叔韵寄蘖庵老人 咏竹 翌日早起再用昨夕韵二丈 芜城 晚坐和韵 晚坐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醉玉颓山 无可把握 口马 包含喝的成语 企鹅 氏字旁的字 背脊 目字旁的字 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主情造意 依依难舍 良莠不齐 尪闇 悬梁 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辵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巢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