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12
原文展示:
宵征 岳珂 〔宋代〕
炬火一川明,前驱听鼓钲。 指途期县驿,问道趣王程。 不为柏人怯,聊寻葵戍盟。 征夫免泥淖,何忍喜天晴。
白话文翻译:
夜晚行军,火炬照亮了整个河流,前行的队伍听着鼓声和钲声。 指向目的地期待着县驿的到达,询问道路急切地赶往王的行程。 不是因为害怕柏人(指敌人)而胆怯,只是为了寻找葵戍(指盟友)的联盟。 征夫们避免了泥泞的道路,怎能不因天晴而欢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85-1145),字伯温,号东溪,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此诗可能创作于岳珂随军出征时,描述了夜晚行军的情景,表达了士兵们对盟友的期待和对天晴的喜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军队夜晚行军的场景,反映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和对友军的期待。诗中“不为柏人怯,聊寻葵戍盟”一句,表明了士兵们不畏强敌,而是急切地寻找盟友以共同对抗敌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行军的场景,展现了士兵们的坚韧和对友军的期待。诗中“炬火一川明”一句,以火炬照亮河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壮观的氛围。而“不为柏人怯,聊寻葵戍盟”则表达了士兵们不畏强敌,急切寻找盟友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岳珂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行军的场景,表达了士兵们的坚韧、勇气和对友军的期待。诗中展现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对天晴的喜悦,体现了岳珂诗歌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对士兵们的同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炬火一川明”中的“炬火”象征着什么? A. 光明和希望 B. 敌人 C. 盟友 D. 泥泞的道路
诗中“不为柏人怯”中的“柏人”指的是什么? A. 光明和希望 B. 敌人 C. 盟友 D. 泥泞的道路
诗中“聊寻葵戍盟”中的“葵戍”指的是什么? A. 光明和希望 B. 敌人 C. 盟友 D. 泥泞的道路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