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5:47
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
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
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不要叹息都城的道路太难走,归来时没有骏马和华车。
华丽的衣服仍然在箱子里,书本早已在阁楼上阅读。
沃野中收获着红色的稻谷,长江边钓着白色的鱼。
早晨的餐食也可以端上桌,名利又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其中“名利欲何如”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态,表达对名利的淡薄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官至侍御史。韦应物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与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韦应物送别好友张侍御的时刻。张侍御将前往江南觐见朝廷,韦应物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名利生活的淡泊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开头的两句“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的无奈与对归乡的向往,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两句提到“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显示出诗人对名利的超然,表明自己的文化追求并不依赖于外在的荣华富贵。后面两句通过描绘丰收的沃野和悠闲的钓鱼生活,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满足与幸福。最后的“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更是强调了对于名利的反思,诗人认为名利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真挚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态度的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文化深度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驷马车”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表达对名利的看法是?
“晨餐亦可荐”表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