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甲寅中秋同吴瑶如园次香为痛饮

《临江仙 甲寅中秋同吴瑶如园次香为痛饮》

时间: 2025-04-26 04:06:01

诗句

高柳忽催明月出,生公呼上湖船。

世间难得有情圆。

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

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

万人耳语听三弦。

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6:01

原文展示

高柳忽催明月出,生公呼上湖船。
世间难得有情圆,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
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
万人耳语听三弦,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柳树突然催促着明月升起,生公(指诗中的朋友或知己)呼唤着我上船。
世间难得这样情意圆满的时刻,相逢常在今晚,忘却了战乱的岁月。
痛快饮酒只忧虑酒瓮发出的鸣声,倾尽所有再去购买江边的新鲜美食。
成千上万的人耳语听着三弦的悠扬,更深的夜晚,游女们散去,便在石场借宿。

注释

  • 高柳:指高大的柳树,柳树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柔情和离别。
  • 明月:象征团圆和美好时光。
  • 生公:此处指朋友或知己,表达与朋友共度佳节的情感。
  • 泼饮:痛快地饮酒。
  • 鸣酒瓮:酒瓮发出的声响,暗指喝酒时的欢愉与烦恼。
  • 江鲜:指江边的新鲜水产品,象征丰盛的美食。

典故解析

  • 中秋节:诗中提到的相逢和明月,暗指中秋节的团圆,传统上被视为亲友团聚的时刻。
  • 用兵年:提到的战乱年代,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在此时想忘却烦恼,追求宁静和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擅长写诗,情感真挚,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团圆佳节,诗人借此机会与朋友欢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此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描绘了朋友相聚、品酒赏月的情景,情感真挚而细腻。开头的“高柳忽催明月出”引入了夜晚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与朋友的相聚,表达对难得团圆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岁月的无奈与遗憾。诗中“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有忧虑,但更多的是享受当下的快乐。最后,夜深人静,游女散去,诗人以“借石场眠”收尾,给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出诗人对友谊、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高柳忽催明月出:描绘夜晚的静谧和明月的升起,柳树为背景。
    2. 生公呼上湖船:朋友的召唤,暗示友谊的温暖。
    3. 世间难得有情圆:感叹这种团圆的情感难得。
    4. 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在此美好夜晚,忘却往日的战乱与苦痛。
    5. 泼饮但愁鸣酒瓮:尽情饮酒,却又担心酒声打扰。
    6. 倾囊再买江鲜:无所顾忌,尽情享受美食。
    7. 万人耳语听三弦:烘托热闹的氛围,音乐声中人们的低语。
    8. 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夜深人静,游女散去,诗人借宿以示生活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与明月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万人耳语听三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催促月出,营造出自然生动的场景。
  •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友情与团圆的珍视,反映了在动荡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高柳:象征柔情与怀旧。
  • 明月:象征团圆与美好。
  • 酒瓮:象征生活的乐趣与忧虑。
  • 江鲜:象征丰盛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元宵节
    • D. 春节
  2. “高柳忽催明月出”中的“高柳”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柔情
    • C. 忍耐
    • D. 喜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曹溶的《临江仙》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与孤独。前者更侧重于团圆与友情,后者则展现了孤独与自我对话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曹溶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四 采桑子 其三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闺情 采桑子三首 其一 秋塘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远游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天坍地陷 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木字旁的字 防治 赤字旁的字 稍事 枉开头的成语 谘禀 隐迹埋名 翠围珠绕 亡国怨祝 靑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贾技 强毅果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