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6:05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殊庭冠佩俨晨趋,
联辔朝真下马初。
帘透晴曦金碎剪,
霜雕细柳发新梳。
三呼献瑞闻班列,
万籁收声入步虚。
祝圣归来无一事,
时平翻恨酒杯疏。
在特别的庭院中,身着华丽冠佩,早晨走来,
驾着马车的朝官们刚刚下马。
帘子透出清晨的阳光,像金子一样碎裂,
霜雕的细柳,像新梳的发丝。
三声呼唤献上吉祥之兆,传遍了队列,
万物静默,声音都消失在这空旷的步道。
祝圣的队伍回来了,没什么值得忧虑的,
在这样的和平时光中,反倒恨酒杯太疏远。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描写的细腻著称。他的诗大多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余处恭和》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较为稳定,国泰民安的局面。诗中表现了对朝廷的献瑞和庆祝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余处恭和》是一首描绘清晨宫廷活动和庆祝场景的诗作。开篇以“殊庭冠佩俨晨趋”描绘出朝官们在清晨的盛大仪式,体现了作者对朝廷礼仪的尊重与赞美。随着“帘透晴曦金碎剪”,清晨的阳光透过帘子,渗透出一种温暖和希望,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接着,通过“霜雕细柳发新梳”,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诗中的“三呼献瑞”引入了吉祥的祝福,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最后两句“祝圣归来无一事,时平翻恨酒杯疏”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尽管国家安宁,但也因缺乏事情而感到无聊。整首诗在欢庆之余,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深思,显示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殊庭”指的是哪里?
A. 家庭
B. 学校
C. 皇宫
D. 庙宇
“三呼献瑞”中的“瑞”指的是什么?
A. 酒
B. 吉祥的兆头
C. 礼物
D. 书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在描绘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同时,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壮丽景色的描写,后者则聚焦于人文情感的细腻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