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寻梅十首 其八

《寻梅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5-06 18:03:02

诗句

种性还如赋苦笋,趣味一似传冰壶。

持此问梅翻绝倒,荔支瑶柱有同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3:02

原文展示:

寻梅十首 其八
作者:徐瑞 〔宋代〕
种性还如赋苦笋,
趣味一似传冰壶。
持此问梅翻绝倒,
荔支瑶柱有同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梅花的特征,种子的性状如同赋予了苦笋的特性,趣味则如传说中的冰壶一般。持着这样的疑问去问梅花,结果却令人感到错愕,荔枝的支柱与瑶柱之间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注释:

  • 种性:指植物的本性。
  • 赋苦笋:形容梅花的种子特性像苦笋,苦笋是一种植物,象征苦涩。
  • 趣味:指事物的趣味或特点。
  • 冰壶:传说中的一种清凉的容器,象征清新和纯净。
  • 问梅:指询问梅花,象征对梅花的探讨和追寻。
  • 绝倒:形容惊讶或感到意外。
  • 荔支瑶柱:荔枝的支柱与瑶柱,象征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是梅花,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梅花的推崇和赞美之时。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徐瑞的《寻梅十首 其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特质,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开头两句“种性还如赋苦笋,趣味一似传冰壶”,巧妙地将梅花的种性与苦笋相提并论,显示出梅花的坚韧与苦涩,而趣味的比拟则增强了梅花的神秘感和高洁品质。接着,诗人通过“持此问梅翻绝倒”一句,表现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惊叹,仿佛在探寻梅花背后更深的哲理。最后一句“荔支瑶柱有同无”则引发读者对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思考,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意境,展示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种性还如赋苦笋”:梅花的特性如同赋予了苦涩的植物,暗示梅花的坚韧与不屈。
    • “趣味一似传冰壶”:梅花的趣味清新如冰壶,暗示其高洁与纯净。
    • “持此问梅翻绝倒”:以此疑问梅花,令人感到惊讶,表现对梅花的崇敬。
    • “荔支瑶柱有同无”:探讨荔枝与瑶柱之间的关系,反映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 修辞手法
    使用了比喻(如“赋苦笋”、“传冰壶”),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对仗工整,使诗句流畅,富有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花的特性探讨了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自然之美与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和纯净,代表诗人追求的理想。
  • 苦笋:象征艰难和苦涩,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冰壶:象征清新和高洁,传达出梅花的独特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趣味一似传冰壶”是什么意思?
    A. 梅花的趣味清新
    B. 梅花的味道苦涩
    C. 梅花的外形奇特
    D. 梅花的生长环境
    答案:A

  2. “种性还如赋苦笋”描绘了什么特点?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的坚韧
    C. 梅花的香气
    D. 梅花的颜色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荔支瑶柱”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C. 梅花的生长环境
    D. 生活的苦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自然之美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徐瑞的《寻梅十首》与陆游的《梅花》:两者皆描写梅花,徐瑞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陆游则更多展现梅花的孤傲与清香,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介绍宋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天仙子 春情 天仙子 兰开有作并蒂者,喜填 天仙子 南郭看桃花 天仙子 天仙子 其二 用张子野韵 天仙子 其六 天仙子 其四 天仙子 寿白云平章 天仙子 题画 天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包含个的成语 入不敷出 小字头的字 牢扉 十字旁的字 包含排的成语 小试锋芒 无足挂齿 胜残去杀 款曲周至 成何世界 喜跃抃舞 田字旁的字 唛头 三省吾身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