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9:33
恩泽当年冠列侯,
只今安在水东流。
始知热处为投井,
谁戒权门是覆舟。
朝槿发华难到夕,
井梧落叶早知秋。
荣枯本是寻常事,
清夜无端莫起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权贵富贵的感慨。曾经的恩泽让人高居显位,如今却随着时光流逝而消散不见。原来那些热闹繁华的地方,最终也会被遗忘,犹如投井一般,难以再回到。谁来提醒那些权门家族,权力就像翻船般危险。早晨的槿花虽然盛开,却难以持续到黄昏;而那高大的梧桐树,叶子早已落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荣华富贵本是常事,夜深人静之时,切莫无缘无故地生愁。
作者介绍:万士和,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朝中期,因其诗歌作品而被后世所知,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历到外戚张氏故居时,回忆往昔权贵的繁华与现今的衰败,借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权贵豪门与今日的衰败,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开头两句直接点出恩泽与现状的反差,令人感受到一种惋惜与无奈。接下来的比喻与意象,借助自然现象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槿花的朝开夕落和梧桐树的早秋落叶,分别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和生命的周期性变化,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荣枯与变迁,诗人选择不再为无端的忧愁所困扰。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朝槿发华难到夕”通过槿花的短暂盛开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财富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恩泽当年冠列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清夜无端莫起愁”这句劝诫人们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万士和的诗更侧重于对权力与财富的反思,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沧桑。两者都具有人生哲理的深刻性,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