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1:00
原文展示:
教你不肯你,为君通一线。若是明眼人,觅甚腊月扇。
白话文翻译:
我教你却不愿意接受,难道我为你开一条明路。若你是个聪明的人,又何需在寒冷的腊月中寻找扇子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腊月扇”可以联想到古代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依旧想着扇子,象征着不切实际的追求,暗含了对人们不明智选择的讽刺。
作者介绍:
释云,宋代僧人,精通佛理,常以诗词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他的作品多涉及禅理,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偈颂二十九首》是释云在修行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修行体验与对世俗的观察而创作的。此首诗反映了对人性与智慧的探讨,以及对追求真理的执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追求一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的东西。诗中“教你不肯你”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他人不愿接受真理的无奈,仿佛在说:即使我为你指引方向,你却依然不愿意去了解。而后半句“若是明眼人,觅甚腊月扇”,则是以反问的方式,揭示出追求不切实际之物的荒谬。整个诗句简练却蕴含丰富,既有哲理深邃的思考,也充满了对人性的反思。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话式的口吻,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直接的交流,仿佛诗人就在身边,与我们探讨人生的真谛。通过这样的形式,诗人不仅传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引导读者自行思考,形成一种互动的阅读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们在追求智慧与真理时的盲目,呼吁人们应当认真思考自己的选择,避免无谓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教你不肯你”是什么意思?
“腊月扇”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释云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反思与智慧的追求,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情与人生的享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