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3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6:05
寄怀鲍茝香夫人
作者: 骆绮兰 〔清代〕
羡君福慧有谁如,
镇日金闺乐事馀。
花院养姑春奉酒,
篝镫课子夜钞书。
旧传词翰留名久,
新起楼台揽胜初。
独我他乡飘泊甚,
镜中愁见鬓萧疏。
我真羡慕你,福气和智慧无人能比,
整天待在华丽的闺房中,享受着快乐的时光。
在花园里,春天时给姑姑奉酒,
夜晚篝火旁,教导孩子们读书写字。
古老的诗词已留下了悠久的名声,
新建的楼台又让人领略到新的风景。
只有我在他乡漂泊得十分孤独,
在镜中看到自己鬓发已渐渐稀疏,心中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词翰”代表着古代文人对文学的追求与成就,而“金闺”则体现了女性的生活环境与角色。在诗的最后,作者通过“镜中愁见鬓萧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作者介绍:
骆绮兰,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以才情和文学素养著称。她的诗歌多表现女性的生活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以及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与对孤独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当时女性的心境与情感。
《寄怀鲍茝香夫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与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惆怅。诗的开头,作者以“羡君福慧有谁如”引出主题,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福气与智慧的赞美,显示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生动描绘了友人在花园中宴客、夜晚教子,展现出一种温馨而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
而在对比之下,作者的心情则显得更加沉重。最后两句“独我他乡飘泊甚,镜中愁见鬓萧疏”不仅揭示了作者的孤独感,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作者在异乡漂泊,愈加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人生的无常,情感在此达到高潮。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歌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美好生活的描绘与自己孤独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闺”指的是什么?
作者对哪位友人表达了羡慕?
“镜中愁见鬓萧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在风格上与骆绮兰的作品形成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