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6:04
夜卧久不得寐复披衣起呼灯作草书数纸乃复酣
才下多厄穷,地偏罕人客。半生走四海,竟无第一策。
暮年忽大悟,惟有紧闭门,朝作一池墨,弄笔招羁魂。
初若奔騄骥,忽如掣蛟鲸,鬼神森出没,雷雨更晦明。
飞扬兴已极,投笔径就床,酣酣一枕睡,不觉幽梦长。
手携避秦人,行上腰带,下视河流黄,仰看天宇青。
大呼自惊觉,夜半灯欲死,茆檐雨点滴,身乃在万里。
挑灯影突兀,顾问汝是谁。留侯虽强食,轻举亦何疑?
在夜里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最后只好披衣起身,点亮灯笼,写下几页草书,才又沉沉入睡。
我才刚刚走出多年的艰辛困境,身处偏僻之地,鲜有游子。半生漂泊四海,竟无一计良策。
暮年时忽然领悟,唯有紧闭门窗,晨起在墨池中挥毫,试图招来心中的羁绊。
起初像是奔腾的骏马,突然又如同疾飞的蛟龙,鬼神在眼前出没,雷雨交替着明暗。
兴致飞扬到极点,随即放下笔直奔床去,沉沉入睡,浑然不觉梦已悠长。
手中携着避开秦人的物件,走上腰带上,俯视着黄河流淌,仰望着青天广阔。
大声呼喊惊醒自己,半夜时分灯火将熄,茅檐下雨点滴落,我的身躯却已在万里之外。
挑着灯影,形影交错,询问你是谁。即使留侯再强,也难以轻举妄动。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的诗歌风格豪放,常以爱国情怀、人生感悟为主题,反映了他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之际。经历了多次战乱与政治失意,诗人常常在夜间思虑自己的处境与理想,表现出孤独与对过往的感怀。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夜晚的思考与感悟,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与对过往经历的追忆。开篇的“夜卧久不得寐”便引出了整首诗的情境,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与疲惫中苦苦挣扎的心理状态。通过写作与思考,陆游似乎在试图与自己内心的羁绊进行对话,寻求一种解脱与自我救赎。
在诗中,陆游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从奔腾的骏马到掣飞的蛟龙,展现了他内心的澎湃与对自由的渴望。然而,随着诗情的发展,夜半的惊醒打破了他短暂的安宁,也仿佛在提醒他现实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最后的“挑灯影突兀”则展示了他在孤独中对自我身份的思考,既是对他生命的反省,也是对历史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隐含着对历史与时代的反思。陆游的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追寻,他在孤独中思索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敬畏。诗中既有对个人困境的感慨,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书法风格
B. 一种绘画风格
C. 一种音乐风格
D. 一种舞蹈风格
诗人通过“初若奔騄骥,忽如掣蛟鲸”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内心的激荡与变化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留侯”是指谁?
A. 刘备
B. 刘邦的谋士萧何
C. 曹操
D. 诸葛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达了思乡之情,而陆游则在夜晚的思索中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意象深刻展现了内心的情感,却在主题上有着不同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