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2:15
拥被微吟短鬓秋,孤灯残漏共悠悠。
雨声不貣三更梦,酒力宁禁万里愁?
身寄湖山邻剡曲,心游河岳过关头。
世间可恨知多少?虚弊当年季子裘。
在微寒的被褥里轻声吟唱,短发映出秋天的萧索;
孤独的灯光下,时间缓缓流逝,夜深人静。
雨声打在窗上,打扰了我三更的美梦,
酒意又怎能抵挡我万里之外的愁苦?
我身处湖山之间,邻近剡溪的曲折,
心中却游历于高山大川,越过了关口。
世间可恨的事情又有多少呢?
虚无的繁华,正如当年季子穿的华丽裘衣。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风格豪放而感伤。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五月,正值气候变化的时候,诗人表达了在生活困境中对孤独和忧愁的感受。通过描绘秋天的意象,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事的追忆。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地捕捉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拥被微吟短鬓秋",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夜晚,秋天的气息伴随着寒意,令人感到萧瑟。接着,孤灯的光影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雨声不貣三更梦,酒力宁禁万里愁?" 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雨声打扰了美梦,酒意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忧伤,深刻地表达了对生活无奈的感慨。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身处湖山之间,心中却向往更广阔的天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两句中,"世间可恨知多少?虚弊当年季子裘" 以季子裘为典故,表达了对虚假繁华的厌恶,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孤独到愁苦,再到对社会的思考,情感深邃而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社会虚伪现象的批判与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拥被微吟短鬓秋"的意思是:
A. 温暖的被子
B. 寒冷的秋天
C. 短发的形象
D. 凭栏吟唱
"酒力宁禁万里愁"中,酒的力量能否驱散愁苦?
A. 能
B. 不能
C. 可能
D. 不确定
诗中提到的"季子裘"象征什么?
A. 华丽的衣物
B. 贫穷的生活
C. 对理想的追求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五月中连夕风雨气候如高秋枕上有赋》和李白的《静夜思》均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但陆游更侧重于对社会的批判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对故乡的思念,风格各有不同,情感色彩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