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时间: 2025-05-10 07:51:58

诗句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藂。

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1:58

原文展示: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藂。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心中忧虑国家,愁苦似断了的蓬草。趁着时节的美好,我在花丛中徘徊。自古以来只有春天是公正的,然而面对这动荡不安的时局,春风也显得不那么公平。

注释:

字词注释:

  • 忧世愁肠:忧虑国家的心情,形容内心的愁苦。
  • 断蓬:比喻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状态。
  • 趋时好色:迎合时节,追求美好的事物。
  • 芳藂:盛开的花草。
  • 春平直:春天的景色是和谐、公正的。
  • 披拂:形容春风轻柔的吹拂。

典故解析:

  • 春平直:古代诗人常用春天的景象来象征美好与和谐,这里提到的春平直,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字子良,号景山,世称“曹景山”。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夕节期间,正值战乱时期,诗人随黄帅访问战场,感受到家国之忧,抒发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处境的无奈与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诗中“忧世愁肠转断蓬”一句,将个人的愁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接着,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披拂年来也不公”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春风虽美,却无法改变国家的动荡。

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曹彦约用细腻的笔触将人间的美好与社会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忧世愁肠转断蓬:诗人感到国家动荡,心如断蓬,四处漂泊,缺少依靠,表达出深重的忧虑。
  • 趋时好色上芳藂:在美好的春天,诗人渴望追求美好事物,然而这种追求似乎是徒劳的。
  • 古来只有春平直:自古以来,春天总是象征着和谐与公正,然而这美好的象征在现实中却变得不公。
  • 披拂年来也不公:春风虽柔和,但现实的动荡让人感到无奈,春天的美好与社会的残酷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愁比作“断蓬”,形象生动,传达出孤独无助的情感。
  • 对仗:诗句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语言更为工整。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美好的描绘与现实动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无奈的现实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的状态,表现诗人的愁苦。
  • 芳藂:象征美好的事物,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象征和谐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与现实的苦难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忧世愁肠转断蓬”中的“蓬”指的是什么? A. 依靠 B. 漂泊 C. 美好

  2. 诗中提到的“春平直”意指?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公正 C. 春天的气候

  3. 诗中“披拂年来也不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诗歌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曹的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虞山破山寺题壁 谒金门 其五 慰梅 谒金门 桂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帘半 谒金门 帘同乡甫二兄作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陪绑 黹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痛心伤臆 丿字旁的字 好勇斗狠 章台之柳 皿字底的字 嘻皮涎脸 凝合 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泪干肠断 岩居穴处 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闲奥 僿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