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44
原文展示:
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
白话文翻译:
白云飘在古老的树梢,下方有山中的家。曾经与君共读《易经》,深入探索至圣的境界,徘徊坐在白石上,汲取泉水煮茶。至今山中的孩子们,羡慕我们两位客人的美好。客人离去不再归来,屋上凝结着朝霞。有时抚弄孤独的琴,猿猴和鹤鸟静静聆听,没有喧哗。何时能赋诗招引隐士,共同驾驭青牛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与徐榷院唐佐相聚时的赠答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田园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其友人在山中相聚的情景。诗中“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而“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则表达了诗人与其友人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诗中的“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生动地描绘了两人在山中的闲适生活,而“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则反映了山中孩子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与友人共同过上隐居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景象和与友人的共同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白云古树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中的宁静景象 B. 城市的繁忙景象 C. 海边的壮阔景象 D. 田野的丰收景象
诗人与其友人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境界 C. 政治地位 D. 社会声望
诗中“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表达了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闲适的生活 C. 艰苦的生活 D. 奢华的生活
诗中“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反映了什么? A. 孩子们对学习的向往 B. 孩子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孩子们对战争的恐惧 D. 孩子们对城市的向往
诗中“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C. 对商业的追求 D. 对政治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