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丑奴儿/采桑子 和铅山陈簿韵

《丑奴儿/采桑子 和铅山陈簿韵》

时间: 2025-05-06 18:52:34

诗句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2:34

原文展示:

《丑奴儿·采桑子 和铅山陈簿韵》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曾说离愁千万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鹅湖山下长亭的路途,明月洒下光辉,带来思念之情。几阵西风吹来,满地落叶,显得干枯寂寞。谁能理解这些新写的词句,如同裁剪冰雪般困难,书写的笔墨仿佛都带着寒意。曾经说过离愁有千万种,每一种都是难以承受的。

注释:

  • 鹅湖山:指的是位于今江西省的一座山,风光优美,常被诗人歌颂。
  • 长亭:古时旅人休息的地方,象征离别与思念。
  • 明月临关:明月照耀着关口,暗示思乡与别离的情感。
  • 裁冰雪:比喻写作的艰难,冰雪象征冷清与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词人、爱国文学家。他的词风豪放,常蕴含英雄气概,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辛弃疾生活于南宋时期,国势日衰,外有金、蒙古等敌国,内有腐败官僚,时局动荡使他心怀忧国之情。这首词创作于他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的深刻体验,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鹅湖山下长亭路”开篇,直接引入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典雅而孤独的氛围。作者以明月作为情感的寄托,传达出浓厚的思乡之情。接着,西风与落叶的描写,加深了这种孤寂感,似乎在提醒读者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一句,表达了写作的艰辛与内心的压抑,象征着创作时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曾说离愁千万般”,则引发了对离别情感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种无尽的愁苦。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鹅湖山下长亭路: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哀伤的场景,为整首词奠定了基础。
  2. 明月临关:明月照耀,关口象征着分别,营造出思念的氛围。
  3. 几阵西风落叶干:西风与落叶的意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4. 新词谁解裁冰雪:写作困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5. 笔墨生寒:写作时的寒意,象征着情感的沉重与创作的艰辛。
  6. 曾说离愁千万般:引发对离别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人们对离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写作比作“裁冰雪”,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写作的艰难。
  • 对仗:例如“明月临关”与“几阵西风”,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离愁为主题,内含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辛弃疾深沉的情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希望。
  • 西风: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落叶:象征衰老与离别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高山流水
    • B. 长亭路与明月
    • C. 繁花似锦
  2. “新词谁解裁冰雪”中,冰雪象征着什么?

    • A. 冷酷无情
    • B. 写作的艰难
    • C.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离愁”有多少种?

    • A. 一千种
    • B. 千万种
    • C. 无数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丑奴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离愁的感慨,但辛弃疾更多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家庭生活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相关查询

后汉门。赵孝 三国门。后主 晋门。惠帝 晋门。晋武帝 六朝门。二废帝 六朝门。又吟 六朝门。再呤 六朝门。三废帝 六朝门。后魏武帝 六朝门。前赵刘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重厚少文 鸮鸟生翼 倍立方问题 矜庄 包字头的字 再实之木根必伤 油光水滑 包含锁的成语 迍剥 士字旁的字 俨正 包含戳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鹅梨 济世救人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