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2:00
清平乐 灞桥
作者: 张伯驹 〔近代〕
柳丝垂线,袅娜春风晚。
看惯离人都不管,最是无情青眼。
桥上谁唱阳关,桥下灞水潺湲。
纵使声声流去,也难听到江南。
这首词描绘了春晚时分,柳丝轻垂、春风柔和的景象。眼前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分别,冷漠得没有反应。桥上有人在唱《阳关三叠》,而桥下的灞水潺潺流动。即便是那动人的歌声流淌而去,也无法传达到江南。
张伯驹(1896-1979),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精通传统文化,尤其对唐诗宋词有深入研究。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清平乐 灞桥》创作于20世纪初,当时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离别感情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词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开篇,通过春风与柳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在词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冷漠,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对离别习以为常的态度。尤其是“看惯离人都不管,最是无情青眼”,这句词语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面对离别,似乎已经麻木,失去了最初的感伤与眷恋。
接下来的“桥上谁唱阳关,桥下灞水潺湲”,将离别与自然景色结合,透出一种悠远的哀愁。歌声虽美,却如水流逝去,难以再听到江南的音韵。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流畅的词句,展现了一个充满春意却又蕴藏着离愁的画面,使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流逝。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离别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对离别的感受表现得细腻而深刻,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的“阳关”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首古曲
c) 一条河流
d) 一种鸟类
诗中“无情青眼”指的是什么状态?
a) 热情的目光
b) 冷漠的态度
c) 伤心的眼神
d) 疑惑的神情
“桥下灞水潺湲”描述了什么?
a) 远行的离别
b) 温暖的春风
c) 水流的声音
d) 唱歌的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