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49:34
才访扬州,又访江都县。
水利工程处处见,钢闸长虹如练。
邵伯波轻鸥鸟,高邮水静鼋鼍。
正值麦秋天气,时闻田里秧歌。
我刚刚访问了扬州,又来到了江都县。
这里的水利工程随处可见,钢闸如同长虹般横亘。
邵伯湖面波光粼粼,鸥鸟轻飞,高邮水面宁静,鼋鼍安卧。
正值麦秋的季节,田野中不时传来农民的秧歌声。
林散之(1898-1989),字浩然,江苏人,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关注民生,情感真挚。
这首词作于20世纪中期,正值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林散之以游访的方式,记录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喜悦,表现了对祖国建设的欣慰和自豪。
这首《清平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和人文气息。诗的开头以“才访扬州,又访江都县”引入,表现出作者的游览经历,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作者用“水利工程处处见,钢闸长虹如练”描绘了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壮观,显示出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邵伯波轻鸥鸟,高邮水静鼋鼍”展现了湖面宁静的景象,细腻地描绘出水乡的生机与安宁。最后两句“正值麦秋天气,时闻田里秧歌”则引入了丰收的季节,田间的秧歌声传递出农民的喜悦与希望,形成了美好的画面。
整首诗的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代化建设的赞美,又融入了对传统文化和农耕生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钢闸”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以上是对《清平乐 从扬州访问江都邵伯高邮水闸》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