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复作耳鸣

《复作耳鸣》

时间: 2025-05-04 01:43:16

诗句

至音岂寂透希夷,珍重幽田为发挥。

妙用何关新卷叶,圆通自有倒闻机。

梦中鼓响生千偈,觉後舂声失百非。

寄语爵阴吞贼道,玉床安稳坐朱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16

原文展示:

复作耳鸣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至音岂寂透希夷,珍重幽田为发挥。
妙用何关新卷叶,圆通自有倒闻机。
梦中鼓响生千偈,觉後舂声失百非。
寄语爵阴吞贼道,玉床安稳坐朱衣。

白话文翻译:

这声音怎能在寂静中透出如此微妙?我珍惜那幽静的田园,为的是能在这里发掘灵感。
这神奇的用法与新生的叶子有什么关系呢?圆融通达的智慧自然会逆向而知。
在梦中鼓声响起,产生了千种偈语;醒来后却只听到舂磨的声音,失去了百般的纷争。
我寄语于爵阴:吞下贼道,稳坐于玉床之上,穿着朱色的衣裳。

注释:

  • 至音:极致的声音。
  • 希夷:微妙而深远的道理。
  • 幽田:指幽静的田园。
  • 妙用:神奇的用途或技巧。
  • 卷叶:新生的植物叶子,象征新的事物。
  • 圆通:通达、灵活。
  • 倒闻机:反向感知的能力。
  • 舂声:舂磨的声音,象征日常生活的琐碎。
  • 爵阴:古代传说中的阴神。
  • 贼道:邪恶的道路。
  • 玉床:象征安稳的环境。
  • 朱衣:象征高贵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和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范成大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复作耳鸣》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至音岂寂透希夷”,引导读者思考声音的微妙与深邃,强调在宁静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与气息。接着,诗人通过“珍重幽田为发挥”,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似乎在强调内心的丰富与外界的宁静之间的和谐。

诗中“妙用何关新卷叶”一句,展现出诗人对新生事物的思考,疑问新事物与传统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哲理上的追求。“圆通自有倒闻机”,则强调了在理解与感知中,智慧自会引导我们找到真理。接下来的“梦中鼓响生千偈,觉後舂声失百非”,表现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转换,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和思维的多变。

整首诗通过对于声音与梦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最后的“寄语爵阴吞贼道,玉床安稳坐朱衣”,则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内涵却深邃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至音岂寂透希夷”:强调声音的深邃与微妙,质疑在静谧中是否能感受到声音的真谛。
  2. “珍重幽田为发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珍视,希望从中获得灵感。
  3. “妙用何关新卷叶”:疑问新事物是否真的与传统的智慧相干联。
  4. “圆通自有倒闻机”:强调智慧的灵活性,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事物。
  5. “梦中鼓响生千偈”:梦境中的鼓声象征着灵感与创造力的涌现。
  6. “觉後舂声失百非”:醒来后感受到日常琐碎,反映出现实的无奈。
  7. “寄语爵阴吞贼道”:向传说中的阴神寄语,表达对邪恶道路的反思。
  8. “玉床安稳坐朱衣”:象征着安稳的生活与高贵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与思想进行比喻,表现声音的深邃。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加诗意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声音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声音:象征着内心的感悟与自然的交流。
  • 幽田: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梦境:代表思想的自由与灵感的来源。
  • 舂声:象征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平凡。
  • 朱衣:象征高贵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珍重幽田”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A. 获得灵感
    • B. 种植作物
    • C. 休闲娱乐
  2. “梦中鼓响生千偈”表达了什么?

    • A. 梦境的无聊
    • B. 灵感的涌现
    • C. 生活的烦恼
  3. “玉床安稳坐朱衣”中“朱衣”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高贵
    • C. 普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复作耳鸣》 vs 陶渊明《饮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范成大更注重哲理的思考,而陶渊明则强调生活的恬淡与闲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文网》:提供古诗的详细解析与背景资料。
  • 《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行系统的介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 别厉制使 拜林和靖墓 拜李谪仙墓 白伫词 乐府四首 其一 乌栖曲 升仙谣 登采石望夫石 春山晚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庠校 母字旁的字 谨上 投胎夺舍 夕字旁的字 呕心抽肠 雨字头的字 焕灿 退挠 刀笔贾竖 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鞠躬君子 见招拆招 齒字旁的字 嫠纬之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