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

时间: 2025-05-05 07:16:55

四时田园杂兴

诗句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16:55

原文展示: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田园中辛勤耕作后,所得到的果实只是勉强抵消了辛劳的付出。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孩子们和鸟雀却在这片园子里肆意捣乱。虽然我已经在竹笋的生长道路上插下了刺杆,但还是得继续铺开渔网,来保护樱桃的丰收。

注释:

  • 种园:种植的园子。
  • 果仅偿劳:果实的收获只能稍微弥补辛勤的劳作。
  • 儿童:指小孩子,常常在田园中嬉闹。
  • 鸟雀搔:鸟雀在田园中捣乱,"搔"这里有捣乱、骚扰的意思。
  • 棘针:指用刺状的东西来防护。
  • 樊笋径:竹笋生长的路径。
  • 渔网:这里比喻用来保护果实的工具。
  • 樱挑:樱桃的果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业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南宋时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四时田园杂兴》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展现了农民在辛勤劳动后所面临的无奈与困惑。开篇提到“种园得果仅偿劳”,表达了尽管辛勤耕作,所得到的果实却只是勉强抵消了所付出的劳作。这样的句子让人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接着提到“儿童鸟雀搔”,展现出田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孩子的嬉戏和鸟雀的捣乱让农民的努力付诸东流,这种无奈感加重了诗的情感基调。在后面的句子中,“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诗人通过插刺和铺网的描绘,表现出对保护果实的决心与无奈,最终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坚韧与不屈的态度。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园得果仅偿劳:种植的果实回报只是勉强抵消了辛勤的劳动,表现出农民的辛苦与对收成的期待。
  2. 不奈儿童鸟雀搔:无奈之感浮现,孩子和鸟雀的捣乱让辛勤的劳动成果受到威胁。
  3. 已插棘针樊笋径:插上刺杆防护,显示出农民的无奈与努力。
  4. 更铺渔网盖樱挑:继续用网保护樱桃,强调了保护果实的决心与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渔网”比喻保护措施,形象生动。
  • 对仗:句子间的对仗,使得诗歌韵律感增强,读起来更为流畅。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中的辛勤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农业生活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勤劳与希望。
  • 果实:象征着劳动的回报。
  • 儿童与鸟雀:象征着生活中不可控的因素。
  • 棘针与渔网:象征着保护与防御的措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果仅偿劳”是指什么?

    • A. 收成丰富
    • B. 辛苦努力后得到的微薄回报
    • C. 不需要劳动
  2. 诗中提到的儿童和鸟雀有什么作用?

    • A. 增加乐趣
    • B. 捣乱和破坏
    • C. 提供帮助
  3. 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保护果实的决心?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范成大的田园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均描绘田园生活,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强调劳动的辛苦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着重于理想化的桃花源,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 和仁先韵却寄 喜迁莺 端午,用吴子和韵 喜迁莺(收灯后会客) 喜迁莺 六禾有词见怀,适余游端州,归答一解 喜迁莺 和钝剑移居留溪 喜迁莺 次原韵送闳文归里 喜迁莺 其五 送叶元礼登第南归 喜迁莺 喜迁莺(春宴) 喜迁莺·欲调真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荒唐无稽 包含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贴花 雄深雅健 挑拨离间 包含飘的成语 忌克少威 急趋无善迹 百日王朝 廾字旁的字 慎小谨微 衣字旁的字 包含傥的词语有哪些 失足落水 佩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