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16:55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
这首诗表达了在田园中辛勤耕作后,所得到的果实只是勉强抵消了辛劳的付出。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孩子们和鸟雀却在这片园子里肆意捣乱。虽然我已经在竹笋的生长道路上插下了刺杆,但还是得继续铺开渔网,来保护樱桃的丰收。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业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南宋时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四时田园杂兴》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展现了农民在辛勤劳动后所面临的无奈与困惑。开篇提到“种园得果仅偿劳”,表达了尽管辛勤耕作,所得到的果实却只是勉强抵消了所付出的劳作。这样的句子让人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接着提到“儿童鸟雀搔”,展现出田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孩子的嬉戏和鸟雀的捣乱让农民的努力付诸东流,这种无奈感加重了诗的情感基调。在后面的句子中,“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诗人通过插刺和铺网的描绘,表现出对保护果实的决心与无奈,最终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坚韧与不屈的态度。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中的辛勤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农业生活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果仅偿劳”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儿童和鸟雀有什么作用?
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保护果实的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范成大的田园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均描绘田园生活,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强调劳动的辛苦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着重于理想化的桃花源,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