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4:14
原文展示: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白话文翻译:
别提把诗投赠给汨罗江,我现在只能自得其乐,又能怎样呢? 曾听说有个求福的木居士,试着向艾人祈祷吧。 忠言不被采纳,最终沉没而死,留下的文章却如星斗般璀璨。 何不再次斟满昌歜酒,为你击节高歌一曲。 每年端午节都是风雨交加,仿佛是为了屈原陈述往日的冤屈。 我想找谁谈论这些事呢?屋子南北都是鹁鸠的喧闹声。
注释: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这首《端午三首》是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时政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时政的隐晦批评。诗中“谩说投诗赠汨罗”一句,既是对屈原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嘲。诗人借用“木居士”和“艾人”的典故,暗示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盲目追随,却忽视了真正的忠言和正义。最后两句“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则进一步强化了屈原的悲剧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时政的隐晦批评。诗人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谩说投诗赠汨罗”中的“谩说”是什么意思? A. 别提 B. 尝试 C. 赞美 D. 批评
诗中“尝闻求福木居士”中的“木居士”指的是什么? A. 木雕的神像 B. 真正的居士 C. 诗人自己 D. 屈原
诗中“年年端午风兼雨”表达了什么? A. 对屈原的怀念 B. 对现实的妥协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对迷信的依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