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2:43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
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
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
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默默地守着柴荆,世间的事情变得颇多。
生病时才懂得养生之道,贫穷时才开始着手谋生。
心中尚存狂妄的态度,耳边却没有老仆的声音。
最近尘世的烦恼已尽,别怪我这首小诗清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崇尚理学,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刘克庄晚年,生活中遭遇贫病,心境亦随之沉淀,反映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贫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思考的诗作,展现了刘克庄在贫病交加之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作者以“默默守柴荆”描绘了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柴荆象征着艰辛与困顿,同时也暗示着对质朴生活的坚守。在接下来的“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中,作者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生病不仅是肉体的折磨,更是心灵的启迪,让他深刻明白养生之道。
“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则展现了作者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保持的一种狂放的精神状态,尽管生活困苦,却不失自我的尊严和气节。最后一句“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更是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尘世烦恼的消散,诗人选择以简淡的诗篇记录这一切,体现出对生活的淡然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读来令人深思,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对贫病生活的真实描绘,反映出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健康的珍视及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病方知养性”中的“养性”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狂奴态”是指?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