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0:20
玄琰俱年少,能摧百万师。
如何桓幼子,轻议谢家儿。
这首诗表现了年轻的将领们(如玄琰)虽然年少却能摧毁百万大军。可为何桓幼子却轻易地评论谢家的儿子呢?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白云山人,南宋诗人、词人。作为理学家和词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有侵扰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比年轻将领的能力与世家子弟的轻率,表现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警惕。
《即事十绝》虽短,但蕴含的深意却值得细细品味。开篇提到的“玄琰”象征着年轻一代的力量和潜能,表达了作者对年轻将领的崇敬与期待。他们在年龄尚轻的情况下,已经具备了摧毁敌军的能力,显示出积极向上的气象。然而,诗中转而提到“桓幼子”,则揭示了年轻人可能存在的轻率与不成熟。通过对比,刘克庄不仅在赞美年轻将领的勇气和能力,同时也对年轻一代的不成熟和轻率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刻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年轻人未来的期望与警惕。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传统与家族背景的反思,提示年轻人在继承家族荣耀的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责任感与成熟度。
整首诗在赞美年轻将领的同时,警示年轻人应具备责任心与成熟度,反映出对未来的期望与对轻率的批评。
诗中提到的“玄琰”象征什么?
A. 年轻将领的能力
B. 家族的荣耀
C. 战争的残酷
D. 社会的动荡
“桓幼子”在诗中有什么特征?
A. 年轻有为
B. 轻率傲慢
C. 责任感强
D. 受人尊敬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年轻人的期望与警惕
C. 对传统的怀念
D. 对家族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