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7:23
渔家傲 其五 滇南月节
作者: 杨慎
五月滇南烟景别。
清凉国里无烦热。
双鹤桥边人卖雪。
冰碗啜。
调梅点蜜和琼屑。
十里湖光晴泛蝶。
江鱼海菜鸾刀切。
船尾浪花风卷叶。
凉意惬。
游仙梦绕蓬莱阙。
五月时节,滇南的烟雾景色让人十分向往。在这清凉的国度里,没有任何的炎热。双鹤桥旁边,有人售卖冰雪。人们在冰碗中啜饮,调和着梅子和蜜糖,配上琼屑。十里湖面上,阳光明媚,蝴蝶翩翩起舞。江里的鱼和海里的菜,像刀切一般新鲜。船尾的浪花,随着风卷起树叶,凉意让人心情愉悦。游仙的梦境缠绕在蓬莱的阙楼之间。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止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杨慎擅长诗词,尤其以婉约流派作品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对自然的描写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杨慎被贬之际,可能是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渔家傲 其五 滇南月节》通过精致的词句与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滇南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诗中“清凉国里无烦热”的描写,展现了滇南天然的凉爽气候,给予人们一种舒适的感受。双鹤桥边的人卖雪,显得生活悠闲而富有情趣,冰碗中调梅点蜜的细腻描写,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凉与甜美。
在“十里湖光晴泛蝶”一句中,诗人用“晴”字突出阳光明媚的湖面,蝴蝶翩翩起舞,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而“江鱼海菜鸾刀切”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当地丰富的物产,令人垂涎欲滴。
最后的“游仙梦绕蓬莱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的渴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杨慎对滇南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滇南的美丽景色与清凉气候,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凉国”是指哪个地方?
诗中“十里湖光晴泛蝶”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杨慎的作品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而其他作品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探讨。
上述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该诗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