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好事近双调·春日书事

《好事近双调·春日书事》

时间: 2025-07-28 00:18:54

诗句

烟雨话江南,春水一泓凝碧。

却闹枝头春意。

渡过溪桥寻得。

分教渔火到前村,野老作寒食。

信道东风吹至。

怅天涯消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18:54

原文展示:

好事近双调·春日书事
作者: 王韶生 〔近代〕

烟雨话江南,春水一泓凝碧。
却闹枝头春意。渡过溪桥寻得。
分教渔火到前村,野老作寒食。
信道东风吹至。怅天涯消息。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雨中谈论江南,春水清澈如碧。
却是春意在枝头闹腾。渡过小溪和桥梁去寻找。
渔火已在前村点亮,村里的老人正在过寒食节。
听说东风已经吹来,心中却怅惘没有天涯的消息。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闻名。
  • 春水一泓凝碧:形容春天的水清澈如碧,静静地流淌。
  • 闹枝头春意:春天的气息在枝头喧闹,生机勃勃。
  • 渡过溪桥:指行走在溪流和桥梁之间,象征追寻春天的气息。
  • 渔火:指渔民在夜晚捕鱼时点的灯火,代表乡村生活的宁静。
  • 寒食:指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祭祖和纪念亡灵的日子。
  • 东风:春天的东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韶生,近代诗人,擅长词曲,融汇古今,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春日带来的生机与春水的清澈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创作时可能正值寒食节,诗人借此节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好事近双调·春日书事》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象与乡村生活的词作。诗中,王韶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开头的“烟雨话江南”,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江南水乡画面,烟雨迷蒙,给人以深远的意境。接下来“春水一泓凝碧”,展现了春水的清澈与宁静,仿佛一切都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

然而,诗人并不止于对美好春景的描绘,而是通过“却闹枝头春意”和“渡过溪桥寻得”的转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热闹。这里暗示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尽管春意浓厚,却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喧嚣与忙碌。

“分教渔火到前村,野老作寒食”,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传统节日的气氛,渔火映照出的生活场景,成为了诗人思乡情怀的象征。同时,寒食节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一句“信道东风吹至,怅天涯消息”,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

整首词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雨话江南:描绘了在烟雨中与人谈论江南的情景,带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春水一泓凝碧:水面如同一泓碧绿的镜子,反射出春天的明媚。
  3. 却闹枝头春意:春天的气息在枝头热闹,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
  4. 渡过溪桥寻得:行走在溪流和桥上,表现出寻求春天的心情。
  5. 分教渔火到前村:渔火点亮了前方的村庄,带来乡村的温暖与宁静。
  6. 野老作寒食:村里的老人正在过寒食节,体现传统习俗。
  7. 信道东风吹至:听说春天的东风已经吹来,象征生机的回归。
  8. 怅天涯消息:对远方消息的惆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水一泓凝碧”,将春水比作一泓清碧,形象生动。
  • 拟人:“春意闹枝头”,赋予春意以生命,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对仗:如“渔火到前村,野老作寒食”,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春日暖阳下的悠闲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着朦胧、柔和的美,常与江南水乡的氛围相联系。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反映出春天带来的活力。
  • 渔火:代表着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朴素。
  • 寒食:传统节日,象征着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历史的追思。
  • 东风:春天的象征,预示着温暖与生机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哪个节日?

    • A) 清明节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 D) 元宵节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春水形容为“一泓__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对/错)

答案:

  1. A) 清明节
  2. 凝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战乱后的忧伤。
  • 《春夜喜雨》:杜甫的另一首诗,表现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但更侧重于晨景的清新与宁静。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描写春天的湖景与生活的繁忙,风格更加明快。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主题下的独特表现及情感倾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王韶生诗词选集》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美学与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十四首 其七 临江仙 临江仙 寄平伯颉刚都中 临江仙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临江仙 次辛稼轩韵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端阳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雄才伟略 老例 修学务早 马字旁的字 檄牌 胜率 毋字旁的字 上门买卖 轻车熟路 折文旁的字 三战三北 道开头的成语 拉开头的成语 都抹 爪字旁的字 浅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