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04:43
原文展示: 赠舅氏授室 廖行之 〔宋代〕 不须种玉向蓝田,不用吹笙学凤仙。 试看玉郎亲迎处,梯云挈得月婵娟。
白话文翻译: 无需在蓝田种玉,也不必学凤仙吹笙。 且看那英俊的郎君亲自迎娶的地方,如同攀云携来美丽的月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字天民,号省斋,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为祝贺舅氏新婚之作,表达了对新人美好姻缘的祝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代不详。诗人在得知舅氏即将成婚时,写下此诗以表祝贺,诗中充满了对新人美好未来的祝愿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舅氏新婚的美好祝愿。首两句运用典故,以“种玉向蓝田”和“吹笙学凤仙”来比喻美好的姻缘和高雅的生活,暗示新人将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后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新郎迎娶新娘的场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如同攀云携来美丽的月亮,形象地表达了新娘的美丽和新婚的喜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喜庆和祝福的气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祝贺舅氏新婚,表达了对新人美好姻缘和高雅生活的祝愿,以及对新婚喜悦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种玉向蓝田”的典故出自哪里? A. 《搜神记》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诗中“吹笙学凤仙”的“凤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神鸟 D. 一种美玉
诗中“梯云挈得月婵娟”中的“月婵娟”比喻什么? A. 美丽的月亮 B. 美丽的新娘 C. 英俊的新郎 D. 高雅的生活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