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04
手在何忧弓力强,
巧穷那得秘穿杨。
太和有味人人饮,
谁识醒时是醉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与警醒。手中的弓箭力气虽强,但为何还要忧虑呢?巧妙的技巧又怎么能获得那种能精准命中目标的秘诀呢?太和的美酒人人都喜欢品尝,然而又有谁能分辨出在清醒时其实正身处醉乡呢?
陈瓘,字仲明,号了斋,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隽永,常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笔触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自警的方式,反思个人的能力与社会的现实,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思。首句“手在何忧弓力强”引发读者思考:有实力为何还要忧虑?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是对外界压力的反思。接下来的“巧穷那得秘穿杨”则是对技巧和秘诀的追问,暗示着在生活中,不仅仅依靠力量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太和有味人人饮”一句,描绘了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而“谁识醒时是醉乡”则透出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暗示在醉乡中人们常常迷失自我,无法识别真正的自我与环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个人的能力与社会的现实,强调在拥有实力时应保持清醒,不被表面的和谐所迷惑。
诗中“手在何忧弓力强”表达了什么情感?
“谁识醒时是醉乡”中的“醉乡”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太和”意指: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瓘的这首诗更为内敛,强调自我反思而非豪情壮志,展示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