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1:28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先生拟把衣冠挂,穉子能操杖履从。
叔夜只堪伴鱼鸟,子云何至况蛇龙。
豹皮尚欲留名死,鸡肋安知与怒逢。
老去自鸣还自止,篑桴何敢间金钟。
全诗翻译:
这位先生打算把衣服和帽子挂起来,小孩却能拿着杖子跟随。
叔夜(即屈原)只适合陪伴鱼儿和鸟儿,子云(即孔子)怎么能与蛇龙相提并论呢。
豹皮还想留名于世,鸡肋怎么能知晓与怒火相遇呢。
年纪大了自己鸣叫又自我停止,粗糙的木桩怎敢打扰金钟的声音。
刘克庄,字子翚,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155年,卒于1225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咏物,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多事,诗人借诗言志,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先生拟把衣冠挂,穉子能操杖履从”引入,暗示年长者对世事的放弃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后续的“叔夜只堪伴鱼鸟,子云何至况蛇龙”则通过对屈原和孔子的描绘,反映出历史人物的不同处境与价值。诗中的“豹皮尚欲留名死,鸡肋安知与怒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现出对名利的讽刺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整首诗调子沉重而又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哲理的追求,虽有些许悲观,却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刘克庄以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构筑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画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人生的复杂与深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人与社会、传统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与哲理思考。
“穉子”指的是:
A. 年长者
B. 年幼的小孩
C. 鱼鸟
D. 传统衣冠
“叔夜”在诗中象征着:
A. 孔子
B. 屈原
C. 年轻人
D. 社会地位
“鸡肋”在诗中表示:
A. 名声
B. 微不足道的事物
C. 高贵的理想
D. 年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