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游栖霞洞

《再游栖霞洞》

时间: 2025-05-02 11:13:18

诗句

直路幽阴侧路明,玉为墙壁雪为城。

殷勤报有诗翁到,万一仙人肯出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3:18

再游栖霞洞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直路幽阴侧路明,玉为墙壁雪为城。
殷勤报有诗翁到,万一仙人肯出迎。


白话文翻译: 这条笔直的路幽暗而宁静,旁边的小路则明亮开阔。这里的山壁如同美玉般坚固,城池似雪一般洁白。
我热情地迎接诗人到来,若有仙人愿意出门相迎,那真是意外之喜。


注释:

  • 直路:指直行的道路。
  • 幽阴:幽暗、隐秘的地方。
  • 侧路明:指旁边的小路明亮开阔。
  • 玉为墙壁:比喻山壁的坚固与美丽。
  • 雪为城:比喻城池的洁白与纯净。
  • 殷勤:热情周到。
  • 诗翁:指诗人。
  • 万一仙人:如果有仙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人”常用以指代超凡脱俗的人物,象征着理想中的高洁与超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景宸,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诗,风格豪放清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再次游览栖霞洞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高人逸士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再游栖霞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诗意的意象,展现了栖霞洞的自然美景。首先,诗的开头以“直路幽阴侧路明”描绘了洞中道路的对比,暗示了幽静与明亮的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着“玉为墙壁雪为城”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石的壮丽,还烘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到来的诗人的热情,以及对仙人相迎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渴望交流与超越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灵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向往,显示出他内心的深邃与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路幽阴侧路明:描述了栖霞洞内的环境,强调了幽静之处与明亮之处的对比。
  • 玉为墙壁雪为城:通过比喻手法将山石与城池的美感升华,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意境。
  • 殷勤报有诗翁到:表达了作者对诗人的热情迎接,也反映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尊重。
  • 万一仙人肯出迎: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的理想人物的向往,带有一丝期待与幻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为墙壁雪为城”,将自然景色与珍贵的物品相联系。
  • 对仗:如“直路幽阴侧路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在“万一仙人”中,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渴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人雅士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直路:象征通往理想的道路。
  • 幽阴: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 玉、雪:象征着纯洁、高尚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为墙壁”的比喻用来形容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山壁的美丽
    C. 天空的颜色
    D. 树木的粗壮

  2. 诗中提到的“仙人”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中的人
    B. 超凡脱俗、高洁的人物
    C. 诗人的朋友
    D. 自然界的动物

  3.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忧伤
    B. 欢愉
    C. 渴望与向往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再游栖霞洞》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强调对理想人物的期待,后者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头寄致远二首 梦中和人梅诗山礬韵 试院口占二绝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其三 送郎丞之桐城 中秋秭妇岸下 又敬和还家 和开之社日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椿的词语有哪些 谋逆不轨 枉情 追慕 奇珍异宝 蕺菜 传为笑谈 金瓯无缺 欠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贤明 媚爱 旡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昭威耀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