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3:10
帘前翠霭逼庐山,
门掩寒流尽日闲。
我亦忘机澹荣利,
喜君高躅到松关。
在窗帘前,青翠的雾气逼近庐山,
门关得紧紧的,寒流在阳光下显得悠闲。
我也忘却了世俗的名利,
高兴你从松关而来,步履轻松。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历代文人都以庐山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松关”则是象征清幽、宁静的地方,常用来指代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大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庐山的闲适时光,表明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文化风潮。
李大临的《谒濂溪周虞部》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帘前翠霭逼庐山”描绘了一个青翠欲滴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门掩寒流尽日闲”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氛围。门紧闭,寒流被挡在外面,表现出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拒绝,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第三句“我亦忘机澹荣利”则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忘却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喜君高躅到松关”,不仅表明他对友人的欢迎,也暗示了这种友谊在自然之中的愉悦氛围。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体现了一种淡泊、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庐山”代表什么?
“我亦忘机澹荣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诗中描绘的环境氛围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