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0:30
白鹿洞书院
作者:钱闻诗〔宋代〕
锡名有旨感皇明,
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
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
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
宁复渭钓与莘耕。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鹿洞书院的深情和对读书求知的向往。诗中提到,书院的名声得到了皇明的关注,虽然这里曾经荒废了百年,但如今一日之间又恢复了生机。白鹿虽然没有返回的踪迹,但青衫学子仍在此读书。讲学的声音在尘世中难以传播,但在静谧中用心修炼,最终会有所成就。白鹿洞孕育出庐山的真正灵秀之气,何必再去渭水钓鱼或莘莪耕作呢?
作者介绍:钱闻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文化的热爱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理想与抱负,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位于庐山。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书院的敬仰和对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和文化的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白鹿洞书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教育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句提到书院因皇明的关注而声名显赫,反映了书院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两句则强调了书院虽经历了百年的荒废,但如今的复兴和学子的求知精神依然存在,表现了对学习的热爱与坚持。
中间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在喧嚣的尘世中求知的不易,但在静谧的环境中,心无旁骛的努力终能取得成果,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专注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用庐山的秀气与渭水钓鱼、莘耕对比,表达了对学习的追求高于世俗的耕作与休闲的态度,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厚,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教育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荒废与复兴)、象征(白鹿象征文化与求知)、排比(强调安静的重要性),展示出诗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价值观。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白鹿洞书院的描绘,表达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倡导在宁静中潜心学习、追求理想与真知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书院是哪个?
A. 北京大学
B. 白鹿洞书院
C. 复旦大学
“青衿”指代什么?
A. 儒生
B. 官员
C. 商人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求知识与理想
C.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