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23
奉和御製读陈书
作者:夏竦 〔宋代〕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
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
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
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
尽管灵洗军队勇猛,忠诚的规矩岂能被轻视?
石城曾经奋力作战,黟歙的联盟本是紧密的。
京口的动荡让人忧虑,临川的叛贼令人震惊。
既然能够明晰号令,何必在雾霭中珍惜玉器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石城”和“黟歙”,可以看作是历史上的军事联盟和战斗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诗中提到的“叛寇”,可能指的是某一历史事件中的叛乱者。
作者介绍
夏竦,宋代诗人,字子骞,号定山,生于北宋时期。其诗风豪放,擅长表现历史事件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忠诚与勇气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奉和御製读陈书》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动荡的深刻思考。开篇第一句“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直接引入主题,表达出对忠诚与勇猛的重视。诗人认为,虽然灵洗军队勇猛,但在关键时刻,忠诚的规矩却是不可轻视的。从而引发对历史的回顾,提到石城的奋战和黟歙的盟友关系,显现出历史的复杂与变迁。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京口的动荡和临川的叛贼,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不安与紧迫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回顾,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忧虑。最后一句“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则是一种对局势的反思,指出在乱世中,珍惜的东西应当明了,不能因为不确定的局势而迷失方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使得诗句更加有韵律感。同时,运用了隐喻,通过“雾宽玉”来表达复杂而珍贵的事物,增加了诗句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忠诚与勇气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展现出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意指什么?
A. 勇猛重要
B. 忠诚重要
C. 两者都重要
答案:C
诗中提到的“黟歙”指的是?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国家
C. 两个地方
答案:C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历史事件
C. 忠诚与勇气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