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38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
贺铸
两点春山一寸波。
当筵娇甚不成歌。
动人情态可须多。
金井露寒风下叶,
画桥云断月侵河。
厌厌此夜奈愁何。
两点翠绿的春山映衬着一寸波光。
在酒席上她娇媚得让人无法歌唱。
动人的姿态真是令人难以忘怀。
金井旁的露水寒冷,风吹落了树叶,
画桥上云彩断裂,月光照在河面上。
这漫长的夜晚,心中的忧愁又该如何排解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金井”“画桥”等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描绘。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0-1120),字方回,号云间,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贺铸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作者在春夜中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与对情感的思考。宁静的环境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在美中感伤的复杂心情。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是一首以春夜为背景的词作,透过清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首句“两点春山一寸波”,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山水画面,山与水的交融,仿佛在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然而,这样的美景在酒席间的欢愉中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第二句“当筵娇甚不成歌”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掺杂了欢愉和愁苦。
接下来的“动人情态可须多”,则是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赞美,表明对眼前女子的倾心和赞叹。随着诗意的展开,“金井露寒风下叶,画桥云断月侵河”这几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露水寒冷,风吹落了树叶,河面上月光的倒影使得景色更加迷人。此时,夜色中的孤独与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最后一句“厌厌此夜奈愁何”则象征着诗人对内心愁苦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尽管自然景色如诗如画,心中却难以释怀。
整首词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外在的美与内心的愁苦之间的张力,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贺铸词作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活中愁苦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情感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井”主要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饮料
C. 一种水井
D. 一种乐器
“动人情态可须多”的意思是:
A. 动人的姿态不值得珍惜
B. 动人的姿态值得多加赞美
C. 动人的姿态令人厌烦
D. 动人的姿态令人失望
诗中“厌厌此夜奈愁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夜晚的厌倦与愁苦
C. 对女子的赞美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