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2
点绛唇 其二
看杀春山,翠眉何必长如许。
黛边烟雨。莫使人描取。
掩映高楼,花缺偏窥汝。
斑枝树。令栽无数。
遮尽芙蓉路。
看那春山的景色,翠绿的眉目何必长得如此美丽?
黛色的烟雨中,别让人去描绘这美丽的容颜。
掩映在高楼之间,花朵偏偏只窥视着你。
斑驳的树影,让我栽种无数。
遮住那通往芙蓉的道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仲穆,号履冰。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山与女子的美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点绛唇 其二》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意味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春山的美丽与女子的妩媚。首句“看杀春山”便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入春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翠眉”与“黛边烟雨”对女子的美丽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含蓄的美感。诗中提到“莫使人描取”,暗示着对美的保护和珍惜,不愿让他人轻易去描绘和占有。
随着诗意的发展,后两句“掩映高楼,花缺偏窥汝”则将视角转向女子与自然的关系,花朵与女子的美丽互为映衬,增强了诗的意象层次。最后“遮尽芙蓉路”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整首词作在语言上讲究音韵和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间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强调了珍惜美好事物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翠眉”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山水
B. 女子的眉毛
C. 花朵
D. 树木
“遮尽芙蓉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的失望
B. 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C. 对春天的赞美
D. 对自然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黛边烟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春天
B. 代表女子的美丽与朦胧
C. 代表男子的豪情
D. 代表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点绛唇 其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对美丽的追求与珍惜。屈大均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山与女子之间的关系,而李清照则强调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哀愁。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