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30
点绛唇(王园)
作者: 韩淲 〔宋代〕
南陌柔桑,粉墙低见谁家女。
燕飞莺语。依约提篮去。
老觉多情,梦也无分付。
君知否。楚襄何处,一段阳台雨。
在南边的小路上,柔软的桑树掩映着,低矮的粉墙外可以看到哪家女子。
燕子在飞,黄莺在鸣,依稀看到她提着篮子离去。
老夫我感到多情,然而梦中也无处倾诉。
你可知道吗?楚地的襄阳在哪里,正好一段阳台下的细雨。
作者介绍:韩淲(或作韩洵)是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营造出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是南宋时期,文人们多以词抒情,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描绘了一个温柔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点绛唇(王园)》是一首描绘温柔情景、流露多情感慨的词作。开篇以“南陌柔桑”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柔和的桑树和粉墙勾勒出一种温婉的气氛。词人通过“谁家女”的提问,引发读者的好奇,似乎在表达对那位女子的思念和向往。
接着,词中“燕飞莺语”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燕子和黄莺的鸣叫声与女子的出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提篮而去的女子,仿佛在词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感到多情又无处倾诉。此时,他的情感已化为梦中场景,却又无法将其传达。
结尾处“君知否。楚襄何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与无奈,仿佛在询问有谁能理解他的情感,楚襄的雨意象则进一步渲染了忧伤的氛围。这首词通过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表达了词人对青春、爱情的感慨与思索,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陌柔桑”指的是:
a. 一条南边的小路
b. 一片桑树的园子
c. 一个女子的家
答案:a
词人对女子的感情是:
a. 高兴
b. 多情
c. 无聊
答案:b
“君知否”中的“君”指的是:
a. 女子
b. 朋友
c. 读者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