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5:22
此腔自虏传至边,
饮牛马即横笛吹之,
不鼓不拍,声甚凄断。
闻兀术每遇对阵之际,
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
雪满交河道。
暮沙明残照,
塞烽云间小。
断鸿悲,
陇月低,
泪湿征衣悄。
岁华老。
这段音乐从敌人那里传到边疆,饮水的牛马之旁,吹着横笛,既没有鼓声也没有拍子,声音十分凄凉。听说兀术每次与敌军对阵时,吹响这个曲子,便会让战争没有回头的余地。边疆的春天尚未到来,交河的道路上满是积雪。黄昏时沙地上透出残照,烽火台上小小的云彩飘荡。孤鸿悲鸣,陇上明月低垂,泪水湿透了征衣,岁月已然变老。
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末年,经历了战乱时期,作品多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和悲壮为主,常常反映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家国的忧虑。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创作于宋金对峙之际,诗人身处边疆,耳闻目睹战乱带来的苦痛,情感深邃而沉重。诗中不仅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故乡春天的渴望与思念。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与战争情景的诗作。诗歌开头通过描绘一种哀伤的音乐,展示了战士们在边疆的孤独与绝望。横笛的声音没有鼓声和拍子的伴奏,突显出一种无助与凄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接着,诗人提到兀术的战争场景,突显了战斗的残酷与无情。这种描写使人感受到战争不仅仅是士兵的生死,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拷问。
面临春天的到来,诗人却感受到的是满地的雪和冷清的环境,春天的迟到加深了对家园的思念。诗中“泪湿征衣悄”一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士兵的孤独,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着战争的残酷与人心的孤独,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悟。它不仅反映了战士的生活困境,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兀术”是谁的代称?
A. 宋朝的统治者
B. 金朝的统治者
C. 唐朝的统治者
D. 元朝的统治者
诗中“泪湿征衣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诗歌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战争的残酷与思乡之情
C. 个人的成长
D. 社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