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18
原文展示:
清都缥缈。道玉人骨相,应住瑶岛。恶业无端,旋转风轮,黑云横断天杪。兰心激楚春难透,尽劫火寒蛾飞抱。莫更寻幻影凄迷,去矣支鸾音杳。谁料。梁园病客,向桃叶渡口,新整归棹。旧事重提,省识孤坟,冷落霜经枫饱。春山一度瞻眉妩,顿引得情丝萦绕。合倩谁唱比红儿,谱出销魂词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场景,仿佛在说那位仙子应当居住在瑶岛。然而世间的恶行无穷无尽,转瞬之间风云变幻,黑云遮断了天边。作者的心情如同兰花在春天难以透出,犹如寒蛾在火光中飞舞。不要再去追寻那虚幻的影子,已然离去的音调令人惆怅。谁能想到一个久病的游子,正站在桃叶渡口,重新划起小舟。往日的旧事再度提起,令我想起了那孤零的墓碑,那里冷冷清清,霜染了满树的枫叶。春山再次映入眼帘,让我情思萦绕。谁来为我唱这曲子,谱写出我心中的销魂词篇。
注释: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的样子。
- 道玉人: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以形容神仙或理想中的人。
- 瑶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 恶业:指不好的行为或因果。
- 兰心:比喻高洁的情操。
- 楚春:指春天的楚地,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支鸾音杳:形容音乐消失无踪。
- 梁园病客:指身患重病的游子,梁园是古代文人雅士所聚之地。
- 桃叶渡口:象征着离别和思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元旷是一位当代诗人,作品多以古典诗词为基础,融合现代情感。他的诗歌常常充满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归舟金陵之际,受到琴声的启发,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开篇的“清都缥缈”便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氛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诗中多次提及“兰心”、“楚春”等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特别是“恶业无端,旋转风轮”一句,揭示了世间的纷扰与无常,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
诗中还有浓厚的怀旧情感,提到“旧事重提,省识孤坟”,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最后以“合倩谁唱比红儿”作结,寻求一种音乐的慰藉,表达了对生活情感的渴望和对美好词句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都缥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引出后面的情感。
- 道玉人骨相,应住瑶岛:理想中的美人,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恶业无端,旋转风轮:映射社会的纷扰与变幻无常,增强了诗的沉重感。
- 兰心激楚春难透:表达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 尽劫火寒蛾飞抱:意象丰富,象征着在困境中挣扎的孤独感。
- 莫更寻幻影凄迷:劝诫自己不要再追寻虚幻的美好。
- 梁园病客,向桃叶渡口:描绘了身心疲惫的游子形象,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春山一度瞻眉妩:春景的美好引发情感的缠绵,象征着希望。
- 合倩谁唱比红儿:结尾的渴望与期待,充满了对美好声韵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心”比喻高洁的情操,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如“寒蛾飞抱”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一种和谐的对仗感,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音乐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都:象征着纯净和理想的境地。
- 瑶岛:代表着理想中的世界或生活。
- 兰心: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内心的追求。
- 桃叶渡口:是情感的交汇点,意味着别离与思念。
- 春山:象征着希望和生机,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都缥缈”中的“缥缈”是什么意思?
- A. 浓烈
- B. 轻盈飘渺
- C. 稠密
- D. 明亮
-
诗中提到“梁园病客”指的是?
- A. 一位游子
- B. 一位病重的老人
- C. 一位美丽的女子
- D. 一位神仙
-
“合倩谁唱比红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B. 对音乐的追求
- C. 对友谊的期待
-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
- 《月下独酌》(李白):充满了对孤独与自我反思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本诗相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深度。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魏元旷的诗则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古典诗歌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和赏析的综合性资料。
- 《现代诗人作品集》:收录了当代诗人的多部作品和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