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07
疏影·文官果树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含烟缀玉。傍梵天尺咫,分荫丛绿。
瞥眼花时,垂实离离,衔泥过燕还啄。
登盘风味知何似,且艳说清华名目。
想堕枝响脆琴床,未减雨肥梅熟。
台畔罗含旧句。蛎苔带露洗,重咏嘉木。
何代移根,薝卜香中,倘有鹓鸾栖宿。
荣枯都付沧桑感,问掌故宣南堪读。
好倩他贝叶余芬,画笔补参金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果树的幽雅与美丽,果实如玉般挂在树枝上,树荫浓密,旁边的天空显得辽阔。在花开的时节,果实垂挂,燕子衔泥归来筑巢。登高望远,品味这风味,或许是清华的名声。想象着果实掉落的声音如同琴声清脆,雨水滋润下的梅子也显得特别丰腴。台边的旧句子在这里吟唱,潮湿的蛎苔被露水洗净,再次吟唱美好的树木。经过多少代的移植,香草中倘若有仙鹤栖息。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与沧桑感相伴,询问宣南的历史,值得细细品读。希望能借助贝叶的芬芳,画笔为金粟增添光彩。
作者介绍:夏孙桐,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美好。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疏影·文官果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诗。诗中通过对果树、燕子、雨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含烟缀玉”,便以生动的意象引人入胜,果实如玉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燕子衔泥归来的场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真实写照,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家庭的温暖。
诗中“登盘风味知何似”一句,带有一种哲思,诗人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品味着生活中的滋味。同时,诗人对果实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后半部分提到的“荣枯都付沧桑感”,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历史的厚重,诗人在感慨中反思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人不仅看到了果树的美丽,更感受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生命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含烟缀玉”意指什么?
“荣枯都付沧桑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夏孙桐的《疏影·文官果树》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夏孙桐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