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9:26
疏影 寄月坡
作者: 朱云裳 〔清代〕
轻寒小暖,又杏花雨过,草长遥岸。
杨柳梢头,多少春光,渐被东风偷换。
销魂自送孤帆去,便瘦减冰肌谁管。
但绣窗课女红馀,有句暗题纨扇。
回忆连环忽解,帕罗凝泪点,天渺人远。
且喜双鱼,寄得鸾笺,几度剪灯重玩。
平安算把离愁慰,奈此际情怀难遣。
更夜深怕入屏帷,对镜自除钗燕。
在轻寒与小暖之间,杏花雨过后,草长得遥远的岸边。
杨柳的梢头,多少春光,渐渐被东风悄悄改变。
我独自送走孤帆,心中销魂,谁在乎我那愈发瘦弱的身姿?
但在绣窗边,女儿们继续针线活,有句暗中题写在纨扇上。
回忆如连环般忽然解开,帕罗上凝聚的泪点,天边人远。
且喜双鱼,寄来的鸾笺,几度在灯下重温。
平安算是抚慰了离愁,但此刻的情怀却难以消遣。
更深夜怕入屏风内,对着镜子自除钗燕。
作者介绍:朱云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著称。其诗风清丽而富有情思,常表达对离愁别绪的感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可能反映了作者在春天时节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友人的思念,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与对离愁的无奈。
《疏影 寄月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相结合。诗的开头,“轻寒小暖,又杏花雨过,草长遥岸”,用生动的自然描写唤起读者对春天的感受,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春光的美丽与孤独的思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销魂自送孤帆去,便瘦减冰肌谁管”,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孤帆渐行渐远,似乎一切美好都在远去。接下来的“但绣窗课女红馀,有句暗题纨扇”,则暗示了内心的情感寄托,纨扇上的字句让人感受到那份深邃的思念与无法言说的情感。
在情感的回忆中,诗人用“帕罗凝泪点,天渺人远”描绘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思念,恍若天边的星辰,虽美丽却无法触及。最后的“且喜双鱼,寄得鸾笺,几度剪灯重玩”,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希望,即使离愁难解,内心仍有温暖的陪伴。
整首诗融自然风光与情感思绪于一体,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在春天时节的复杂心情,给人以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离愁的深切感怀,体现了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对情感的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轻寒小暖”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特点?
“销魂自送孤帆去”中的“孤帆”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帕罗”主要用来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