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09
曲岸人初静,高楼月乍生。
青天碧海夜云轻。
何处好风吹送洞箫声。
山色吟难尽,溪光画不成。
杂花生树啭黄莺。
又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在曲折的岸边,刚刚归来的行人安静下来,高楼上的月亮刚刚升起。
青天和碧海在夜晚轻柔的云彩之下,何处的好风送来了洞箫的悠扬乐声?
山的色彩难以吟唱完,溪流的光影也无法尽情描绘。
杂花在树上盛开,黄莺在树间鸣叫。
又是一年春天即将接近清明时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严古津,近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其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气息,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怀,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南歌子》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诗人从静谧的夜晚景象入手,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首句“曲岸人初静”开启了诗的意境,曲折的岸边和归来的行人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高楼月乍生”描绘了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给人以鼓舞。
诗中“青天碧海夜云轻”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轻盈,令人心旷神怡,而“何处好风吹送洞箫声”则将音乐与自然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悠扬的意境,仿佛风中传来了悠扬的箫声,使人陶醉。
“山色吟难尽,溪光画不成”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尽向往与叹息,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其难以完全把握的无奈。最后两句“杂花生树啭黄莺”更是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黄莺的鸣唱为这幅春日画卷增添了动感和灵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曲岸人初静”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高楼月乍生”中的“乍生”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杂花生树啭黄莺”主要描绘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