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

《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

时间: 2025-05-07 10:00:16

诗句

船头月午坐忘归,不管风鬟露满衣。

横玉三声湖起浪,前山应有鹊惊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0:16

原文展示:

船头月午坐忘归,不管风鬟露满衣。
横玉三声湖起浪,前山应有鹊惊飞。

白话文翻译:

在船头的月光下,我坐着忘记了归程,任风吹乱了我的发,露水湿透了衣衫。
湖面上响起三声玉般的乐音,前面的山上,应该有喜鹊因惊吓而飞起。

注释:

  • 船头:船的前端。
  • 月午:月光明亮的午时,指的是白天。
  • 风鬟:风吹乱了发髻。
  • 露满衣:露水沾湿了衣服。
  • 横玉:形容乐声如玉般清脆。
  • 三声:三声乐音。
  • 湖起浪:湖面因乐音而产生波浪。
  • 鹊惊飞:喜鹊因惊吓而飞起。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鹊”可联系到“喜鹊”,在中国文化中,喜鹊象征着吉祥与喜庆,常常与好事相联。而“横玉”则有可能指代古代乐器的声音,象征着悦耳动听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其山水诗和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泛舟湖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船头月午”开篇,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午后,月光洒落在湖面,诗人坐在船头,心境悠然,似乎忘却了归途。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风鬟露满衣”描绘了船上微风拂面,露水沾衣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清新而自然的感觉。

“横玉三声湖起浪”则通过乐声引起的波动,将自然的宁静打破,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互动。最后一句“前山应有鹊惊飞”则巧妙地将音乐的影响与自然的生命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共融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船头月午坐忘归:在船头,月光明亮的午后,诗人沉醉于眼前的美景,忘却了回家的时刻。
  • 不管风鬟露满衣:不在意风吹乱了发髻,衣服被露水打湿,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横玉三声湖起浪:乐声如玉般清脆,响起时湖面泛起波浪,显示出音乐的力量。
  • 前山应有鹊惊飞:山上的喜鹊因乐音而惊起,展现出自然生灵对外界声音的敏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声比作“横玉”,形象生动。
  • 拟人:山上的鹊因乐声而惊飞,赋予了自然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闲适、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流动。
  • :代表宁静与美好时光。
  • :象征平静与反射内心的情感。
  • :象征生命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范成大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横玉”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珍宝
    • C. 一种饮品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悠然自得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 李白《庐山谣》:描绘山水之美,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王维的诗歌中,都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但范成大的作品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抒情,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道人北山来 示李叔时二首 其二 丁年 祈泽寺见许坚题诗 荐亭 次韵陪驾观灯 韩信 仲元女孙 静照堂 中书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图不轨 田字旁的字 新来 移山填海 鱼字旁的字 腹心内烂 风平浪静 闪缩 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云蔚霞起 采字旁的字 写经换鹅 佹佹 面字旁的字 经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