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5:52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浮云聚集,轻微的雷声隐隐响起,春雷初惊动了大地。鹁鸠愤怒地鸣叫,绿杨树下的风也变得急促。玉炉中的烟雾浓重,香罗轻轻浸湿。墙边的浓杏花上,燕子在雨中栖息。燕子栖息的地方,花梢已缺,画楼里的人静静地站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蕙堂,晚号梅溪,江苏常熟人。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属于“江南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清丽、细腻见称,常描绘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
《秦楼月·忆秦娥》系列诗作是范成大在春天的季节感受到自然变化和人情冷暖后所写,表现了他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此诗作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春天的气息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开篇“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通过浮云和雷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春天来临的气氛,象征着新的开始。接着“鹁鸠鸣怒,绿杨风急”则通过鸟鸣与杨树的风声,传达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整首诗意象丰富,层层递进,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生动情感。
在细腻的描写中,作者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中“玉炉烟重香罗浥”则是生活的优雅与细腻,而“花梢缺处,画楼人立”更是突显了人物的孤独与思索。诗的整体情感复杂而细腻,既有对春天的喜悦,也有对生活的感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轻雷”象征什么?
“拂墙浓杏燕支湿”中的“浓杏”指的是什么?
诗中“花梢缺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范成大的《秦楼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春天的美好与情感,但范成大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生活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