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5
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
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
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
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孤独感与对文学荒凉的感慨。曾经汉代的文学在北方盛行,如今楚地的风韵却充满了南方。是否能够在这瑶海上奏成优雅的乐曲呢?我不如留下简短的词句,来玩味这玉楼之中。人间的干枯文字我已厌倦,不如裁剪云朵,剪出明月,绘制那秋天的美景。
陈子龙(约1560-1626),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在表达孤独与思考方面有独特之处。
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在湖上相遇后,表达了对当下文人境遇的反思与对美好文学的渴望。在逐渐荒凉的文坛上,诗人感受到文采的孤寂,渴望通过诗歌找回昔日的雅趣。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文人的处境,展现了诗人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与对美好文学的向往。诗的开头“仙才寂寞两悠悠”,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无奈。接着提到“文苑荒凉尽古丘”,进一步强调了文坛的荒凉与衰退。陈子龙用“汉体”与“楚风”的对比,既体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怀念,也反映了对现代文学的失望。
后两句“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则表现出诗人对音乐和诗歌艺术的追求与期待。最后一句“裁云剪月画三秋”,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达了对人间尘世的厌倦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陈子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怀念和对现代文坛的失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态度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汉体”是指哪个朝代的文学风格?
“裁云剪月”在诗中表示什么?
诗人对当代文学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