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6
曾过槜李古禅关,
十五年来梦想閒。
闻说新堂增胜概,
又怜游客变衰颜。
香檀印篆销晨暮,
题墨笼纱记往还。
能了一心随处静,
何须辛苦远人寰。
我曾经经过槜李古禅关,
在这十五年中一直梦寐以求的闲适生活。
听说新建的堂宇增添了许多优美的景致,
又不禁怜惜游客们面容的憔悴。
香檀的印篆在晨暮间消散,
题写的墨迹笼罩在纱幔之中,记录着往昔的来往。
只要能心无挂碍,随处都能找到宁静,
何必要辛苦地走出远方,去追寻世间的繁华呢?
王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王存的诗歌常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静照堂》创作于王存的流亡生涯,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游子的同情,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静照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开篇的“曾过槜李古禅关”引入了一个具有禅意的空间,暗示着诗人曾有的修行经历。接下来的“十五年来梦想闲”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闻说新堂增胜概”,诗人通过对新堂景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而“又怜游客变衰颜”则表现出对游人疲惫状态的关切,显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景致时所付出的代价。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内心的宁静,诗人强调只要能够一心向静,即使身处喧嚣之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这种思想是对当时社会浮躁心态的反思,体现了王存对人生真谛的深入理解。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情感真挚,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理的意境,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安宁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槜李古禅关”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修行的地方
C. 游客的聚集地
答案:B
“香檀印篆销晨暮”中的“晨暮”指的是什么?
A. 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B. 游客的到来和离去
C. 新堂的建设和废弃
答案:A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的生活
B. 闲适的生活
C. 远方的旅行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