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5:35
亦是沧桑艳,梦影南朝,钤出朱文细。
一捻红牙,恍睹倾城佳丽。
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
难重理。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些儿怀袖香温腻。把芳名,镇粉奁玉几。
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
认当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
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
这也是沧桑的艳丽,梦中浮现南朝的景象,印刻着细腻的朱文。
轻轻一捻红牙,仿佛看到了倾国倾城的佳人。
问一问往日秦淮的风月,见证了古佛的庄严和妙契。
难以再去理清。桃花扇下,梅村的诗篇。
那点怀香温暖而腻人。把芳名镇在粉奁玉几之上。
三百年来,浮沉流落到何处?
认定那是纤细手指曾经亲近的,如今谁还记得这寸痕?
偏巧遇到,佳士袁丝能带给我喜悦。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以其才华横溢及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而闻名。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往事的追忆及对人生的思考。
《玉京谣》是高燮在得到了卞玉京的牙印后,广泛征集题词而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昔日风华的追忆,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玉京谣》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作品,通过“沧桑艳”与“梦影南朝”的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美好与失落。诗中借用南朝的美丽形象,唤起人们对往昔繁华的回忆,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开头用“沧桑艳”引入,带有一种古典的美感,接着“梦影南朝”则让人联想到那段辉煌的历史,令人浮想联翩。通过“问旧事风月秦淮”,诗人不仅回忆往昔,更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
“难重理”一句,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的无奈。无论岁月如何流逝,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桃花扇底”般,依然深藏心底,值得细细品味。第三节提到的“浮沉流落何地”更是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不安。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则为整首诗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尽管历史不可逆转,但依然有值得珍惜的当下。
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亦是沧桑艳”中的“沧桑”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变迁
B. 颜色的变化
C. 地理的变化
“问旧事风月秦淮”中“秦淮”象征什么?
A. 乡愁
B. 繁华的历史
C. 个人的经历
诗中提到的“桃花扇”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与美好
C. 历史的遗忘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高燮的《玉京谣》更注重历史的回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示了古诗词中的深刻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