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09:43
冉冉春云覆短墙,洞门天远自风光。
红桃碧柳山初暖,翠竹黄鹂昼自长。
南国阳和生瑞蔼,西风浩荡送幽香。
小车莫厌频来往,几度寻芳恣老狂。
春天的云朵轻轻飘过矮墙,洞口的天空远阔而美丽。
红桃花和碧绿的柳树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翠绿的竹子和黄鹂在白昼中自由地生长。
南国的阳光和煦,带来了祥瑞的气息,
西风轻轻吹来,送来阵阵幽香。
小车来来往往,不必厌烦,
我已多次寻花,尽情享受这春日的狂欢。
佘世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出生于福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野风光,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元日,正值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书院作为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诗人在这里感受自然的气息,抒发心中的欢愉。
这首《元日过黎氏清泉书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欢愉。诗的开篇以“冉冉春云覆短墙”引入,春云的轻柔和短墙的低矮形成鲜明对比,既营造了春天的宁静气氛,又暗示出书院的隐秘和安静。紧接着“洞门天远自风光”,通过“洞门”这一意象,诗人既描绘了书院的空间感,又表达了心中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红桃碧柳山初暖,翠竹黄鹂昼自长”,以红桃和柳树的色彩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通过“黄鹂”的鸣叫,增添了春天的动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蓬勃。
“南国阳和生瑞蔼,西风浩荡送幽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南国的温暖与春风的轻柔,恰如诗人心中的愉悦,传达出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而最后两句“小车莫厌频来往,几度寻芳恣老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毫不掩饰地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既具画面感,又富有情感。
冉冉春云覆短墙:
洞门天远自风光:
红桃碧柳山初暖:
翠竹黄鹂昼自长:
南国阳和生瑞蔼:
西风浩荡送幽香:
小车莫厌频来往:
几度寻芳恣老狂: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景象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提到的“红桃”和“碧柳”分别象征什么?
“南国阳和生瑞蔼”中,“瑞蔼”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两首诗均描绘春天,但侧重点不同。《春望》中的春天充满忧虑,而《元日过黎氏清泉书院》则充满了快乐与享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