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5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作者:吴文英 〔宋代〕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往事的追忆。初春的晚风轻轻吹拂,湖面上点缀着几只轻盈的鸥鸟,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诗人在旧堤边感受到燕子的归来,却又倍感孤独。一路向前,似乎迷失在通往仙境的路上,心中的怨恨如细丝般萦绕。诗人回望过去,偶尔隔着花丛看到熟悉的身影,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情感。他在门前徘徊,感到惆怅,无法确定再见的时间。春天的温暖让他重新感受到情感的牵绊,但明天又将面临孤独的烟雾和湖面上的风雨。山色渐暗,湖水波澜不惊,似乎一切都没有痕迹,却又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吴文英,字文英,号天启,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优美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吴文英在诗词创作中追求意境的高远与情感的深邃,被后世称为“词中之龙”。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西湖的美景引发了诗人对于往事的回忆与对情感的思索。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春季踏青的时节,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不仅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作品。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将西湖的春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开头几句,诗人用“羞红颦浅恨”描绘出春花的娇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等,生动地呈现了西湖的迷人景色。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结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思考。
全诗围绕着春天的美景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情感的无奈。通过对西湖风光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理,反映出人对自然与情感的复杂关系。
诗中“羞红”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诗人的情感
C. 湖水的颜色
诗人如何表达对西湖的情感?
A. 通过描绘美景
B. 通过叙述故事
C. 通过对话
“明朝事与孤烟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孤独的感受
C. 对春天的喜爱
娇美的红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脸,嫩绿的叶片点缀在她的鬓边,仿佛轻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风为什么不把花儿全部都吹落下来,这样飘落的花瓣就像彩绣点缀着厚厚的绿茵般的草地。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千丝万缕的绿柳丝轻轻飘拂令人伤神,水中的轻舟沿着柳径渐渐进入一个花丝环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肠荡气。我在岸上紧紧跟随着画船。为她美貌风情而消魂。隔着花朵柳丝,我不时地看见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条婀娜的细腰身。 我迟疑不决,好不容易才寻找到你的家门,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满心怅惘地留言题门。后来终于可以得尝所愿,我脱下双鞋子进入你的闺中,那种欢爱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时时刻刻地计算着下次幽会的日期,虽然有时也没有一个定准。不久我慢慢地发现,情思缭绕全是因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带渐宽是因为感伤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烟一样清冷,满潮的凄风苦雨实在令人倍感忧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