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霜叶飞·重九

《霜叶飞·重九》

时间: 2025-07-27 08:09:29

诗句

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卷乌纱去。

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9:29

原文展示:

霜叶飞·重九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以“霜叶飞”为题,开篇描绘了一幅冷清的秋景:烟雾缭绕、心事重重,斜阳照射下的霜树显得格外沉寂。诗人手捧半壶秋水,伴随着黄花的芳香和西风细雨,感受到一丝凄凉。即便是轻盈的玉勒飞羽,也无法解脱这种古老荒凉的情绪。回忆起在南屏醉酒的时光,手握彩扇,寒蝉的声音让人感到无奈,倦梦中不知何时是秋冬。诗人无奈地与旧节共饮,尘封的书信和管弦乐器让人感到年华的无情。小蟾蜍的影子斜转在东篱,寒夜中只听见残蛩的低语。白发早生愁苦万千,惊风卷走了乌纱的帽子。最后,诗人随意地欣赏茱萸,约定明年再在翠微高处相聚。


注释:

  • 断烟离绪:指烟雾散去后留下的思绪,表达孤独的心情。
  • 斜阳红隐霜树:斜阳映照下的霜树,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秋景。
  • 半壶秋水荐黄花:意指一壶秋水与黄花相伴,表现诗人对秋天的感怀。
  • 玉勒轻飞迅羽:形容轻盈的马具和飞快的翅膀,暗喻时间的流逝。
  • 凄凉谁吊荒台古:对古老遗迹的感叹,感到时光的苍凉。
  • 倦梦不知蛮素:表达对梦境的迷离与无奈。
  • 茱萸:重阳节佩戴的植物,象征着长寿和祈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070-1135),字敏之,号秋水,宋代词人。他以清丽的词风著称,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致。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缠绵悱恻之情,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霜叶飞·重九》创作于重阳节前后,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祈福节日,诗人在这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霜叶飞·重九》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感伤的词。开篇的“断烟离绪”便直接引入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那种孤独与沉重的心情。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斜阳、霜树、黄花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冷清的秋景,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词中“记醉踏南屏”的回忆,让人仿佛看到过去欢乐的时光,然而“倦梦不知蛮素”的无奈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沉重。诗人以“聊对旧节传杯”传达了一种对往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尤其是“但约明年,翠微高处”的结尾,既是对旧友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既有对秋天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词作,更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烟离绪:表现诗人心绪的浮动与孤独。
  2.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描绘秋日的苍凉气息,暗示内心的忧愁。
  3. 半壶秋水荐黄花:秋水与黄花相映,透露出诗人对秋的眷恋。
  4. 香噀西风雨:秋风细雨中带来的芳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5. 纵玉勒轻飞迅羽:时间如飞,无法停留,隐喻人生的短暂。
  6. 凄凉谁吊荒台古:对历史的感叹与思索,生命的无常。
  7. 记醉踏南屏:忆往昔欢乐的时光,表现对往事的怀念。
  8. 聊对旧节传杯:与旧友共饮,体现对友谊的珍惜。
  9. 小蟾斜影转东篱:描绘夜晚的静谧,增添一份孤寂的氛围。
  10. 惊飙从卷乌纱去:形象地描绘人生的变幻无常。
  11. 谩细将茱萸看:不经意地欣赏茱萸,寄托对来年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绪比作断烟,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寒蝉咽”,赋予静物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乐观并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叶:象征严寒和生命的脆弱。
  • 黄花:代表秋天的美丽与短暂。
  • 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茱萸:重阳节的象征,寄托着对长寿与团圆的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断烟离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的心情
    • B. 孤独与忧伤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诗人提到“半壶秋水荐黄花”,这句诗的意象主要与什么相关?

    • A. 秋天的美丽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热烈
  3. “但约明年,翠微高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旧友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吴文英的《霜叶飞·重九》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有对重阳节的描绘,但吴文英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表达和思乡之情。两者都有浓厚的秋意,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词鉴赏辞典》
  • 《吴文英诗词集》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吴文英及其时代的古诗词。

译文

看着断断续续的云烟,离愁别绪之情油然而生,更令我情怀关切的,令人伤心的,是那一轮斜阳映射出来的一片残红,渐渐隐没于绛红的霜叶树林里。我提来了半壶秋水,插上一束黄色的菊花以便将她奠祭。在秋风秋雨之中,菊花依然旧香气喷溢,散发着阵阵幽香。在这种时候,谁又能策马扬鞭,像空中飞翔的小鸟一样轻飞迅疾,又有谁有心去凭吊凄凉、荒败的古台遗迹?记得我们曾经醉态朦胧,一起踏着歌声,去游览南屏。当时我昏醉沉迷,将身边的小蛮和樊素忘记。如今只有寒蝉呜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爱妾又去了何地? 如今又是重阳节,虽然应景传杯但是却毫无意绪,任凭尘埃落满素笺,随便让蠹虫蛀坏毛笔,未完成的词章经过许多年也懒得再将它续写上。半轮素月的斜辉洒满东篱。泠泠清清的寒夜,蟋蟀仿佛也在唉声叹气,悄声低语。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只是因为愁绪万千,而任随狂风把帽子吹去,我独自一个人把茱萸细细观看,只能预定明年再登临那山峰的高处。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酬别杜二 巴岭答杜二见忆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贺新郎(代寄) 喜迁莺令(西湖)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柳梢青(杨花) 清平乐·图书一室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失张失志 积金至斗 大隐朝市 幺字旁的字 攀亲托熟 穿红着绿 初开头的成语 而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话不虚传 鹊驾银河 鱼烂河决 如之奈何 瑞应灾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