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41
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
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
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
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
春天的美景已经不多,转眼间我已进入七十岁。
我在外奔波,心态却如游子一般,旅途的艰辛让我感到萧索与贫困。
即便喝酒也无法减轻愁苦,写诗时常常遇到瓶颈,句子也变得新鲜而无力。
谁能理解我这份失落,正如干涸的车辙中无鱼可寻。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的观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本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诗人经过了人生的风雨与磨难,面对衰老和孤独,表达了对往昔光景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雨中有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以"春色无多日"和"匆匆度七旬"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这里不仅是对春天的感叹,更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意识。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作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贫困,"酒薄愁那减"则生动地揭示了即使借酒消愁,依旧无济于事的心境。此处,诗人将愁苦与生活的困顿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压抑感。
最后两句,诗人以"涸辙有枯鳞"作结,意象丰富,既是对自身境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生命中失去的渴望与追寻的隐喻。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韵律和谐,在内容上深刻而富有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哲学沉淀。
全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贫乏和失落的深切体悟,强调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诗中“春色无多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喜爱
“涸辙有枯鳞”中的“涸辙”比喻了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失去的希望
c) 旅行的乐趣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贫困?
a) 叙述故事
b) 使用生动的意象
c) 描绘风景
整首诗在风格、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