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梁鼓吹曲 惟大梁

《梁鼓吹曲 惟大梁》

时间: 2025-05-07 22:29:49

诗句

惟大梁。

开运。

受箓。

膺图。

君八极。

冠带被五都。

四海并和会。

排阙款塞无异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9:49

原文展示:

惟大梁。开运。受箓。膺图。君八极。冠带被五都。四海并和会。排阙款塞无异涂。

白话文翻译:

唯有大梁城,开创了好运。接受了天命,承载了图案。君主统治八方,服饰华丽遮盖五个都城。四海之内都能够和平相聚,排除异族的威胁,犹如平坦的道路。

注释:

  • :唯,有。
  • 大梁:指大梁城,即当时的都城。
  • 开运:开创好运,意味着国运昌盛。
  • 受箓:接受天命或神灵的庇护。
  • 膺图:承载图案,象征着国家的标志和使命。
  • 君八极:君主统治八方,形容其权力的广泛。
  • 冠带被五都:形容君主的服饰华丽,覆盖了五个都城。
  • 四海并和会:四海之内和平聚会,象征国家的强盛与和谐。
  • 排阙款塞:排除异族的威胁,保护国家安全。
  • 无异涂:形容道路平坦,没有障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逸少,南朝梁国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和辞章,尤其以骈文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表达对国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朝时期,正值国家统一与朝代更替之际,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及对君主治国理政的期待。

诗歌鉴赏:

《梁鼓吹曲 惟大梁》是一首充满雄浑气势的诗作,展现了南朝梁国的繁荣和谐。诗中以“大梁”为中心,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昌盛。开篇的“惟大梁”即点明了主题,接着通过“开运”、“受箓”等词语,描绘了国家受到天命的庇护与祝福,暗含着对国运的美好祝愿。

诗中提到“君八极”,表现了君主的广泛统治力,彰显了帝王的威仪与大国的气势。而“冠带被五都”则进一步强化了君主的权威,表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四海之内的和谐聚会,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人民的幸福生活。

整首诗虽短,但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使用的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提升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惟大梁:指出国家中心,象征繁荣。
    2. 开运:暗示国家运势的兴旺。
    3. 受箓:接受天命,表明国家正统。
    4. 膺图:承载着国家的使命与愿景。
    5. 君八极:统治范围广泛,权威显著。
    6. 冠带被五都:君主的华丽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富饶。
    7. 四海并和会:国家和平,人民安乐。
    8. 排阙款塞无异涂:国家安全无忧,象征着顺畅的治理。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与气势。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对君主治国理政的期待,以及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大梁:象征国家的中心。
  • 八极:象征广泛的统治。
  • 五都:代表国家的繁华与富裕。
  • 四海:象征国家与世界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梁鼓吹曲 惟大梁》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国家繁荣昌盛
    B. 对爱情的思考
    C. 自然的美丽
    D. 战争的残酷

  2. “排阙款塞无异涂”中的“无异涂”意味着什么? A. 道路平坦无障碍
    B. 有很多困难
    C. 道路崎岖不平
    D. 只有一条路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沈约的《梁鼓吹曲 惟大梁》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关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繁荣和和谐的描绘,后者则关注国家战乱带来的忧愁与失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各自时代背景下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沈约研究》
  • 《梁朝文化与诗词分析》
  • 《古典诗词修辞手法》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答柳柳州 寄杨八寿州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麻姑山 别苏州二首 其二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咏古二首有所寄 其二 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冠眦裂 自驾 毁舟为杕 降麻官 包含违的成语 歺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指据 名书竹帛 肉字旁的字 根结尾的成语 有为有守 黍字旁的字 忧喜交集 易开头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攀拟 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考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